第233章 危急时刻

“洪卿,朕虽然撤了你的兵部尚书衔,但此去山东不能白身而去,就再加你一个兵部侍郎吧。”兵部侍郎是正三品官,也算是给了洪承畴一丝颜面。

 “臣谢主隆恩!”洪承畴再次拜倒行礼后便退出了东暖阁。

 望着洪承畴离去,崇祯的眼神十分复杂,他曾经对洪承畴寄予了厚望,结果他却在松锦打了一场糊涂战!

 虽然战败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但他是一军之主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是两三年前,洪承畴假若是殉国了那还好,但要是活着回来了,也定会被自己赐死!

 “国事唯艰,朕只有隐忍……”崇祯轻轻拍了拍龙椅的扶手,自己真是一个仁君啊,如此臣子都可不杀!

 一出皇宫,洪承畴立即又变了一副模样,一个兵部侍郎就将自己打发了?要知道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给他挂的尚书和侍郎头衔都只是虚职,仅仅是为了给他一个品级罢了!

 “王尘,想不到才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你就已经成长到了如此地步,若是假以时日,你的成就该会到达何种高度?”洪承畴身为文官,对于王尘这种武官本能的感到一股威胁之意。

 有一说一,洪承畴的做事风格还是挺雷厉风行的,他回府之后便开始继续整理行李,准备休息一晚,次日便出发去往山东。

 山东境内,德州卫,这里因京杭大运河而兴,是漕运的关键节点,储存了山东、河南的绝大部分漕粮,因其通向南方九省,也被称为“神京门户,九达天衢”。

 所以不约而同的,王栋这一路分兵将德州当做了第一站,白广恩也选择了自德州进入到山东境内。

 关键是建奴的一支分兵也确实来到了德州,三支部队虽然出发的时间不一样,但却意外的几乎前后脚到达了这里。

 “什么?发现了两路明军?”

 建奴带兵的将领名叫岳乐,也是阿巴泰的儿子,看来这一次入塞为了补偿因救豪格而丧命的阿巴泰,皇太极也算是下了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