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西南冲突
将领沉吟了一下。
“因为本将发现,军部和大王可能都搞错了一件事。”
“西南夷,太弱了。”
“秦军真正的大敌不是他们,而是这些蛇、虫和高坡、深沟等地形。”
虽然在大秦将领们看来,西南夷已经够弱了,他们甚至都不敢一次派多了部队,怕直接把整个西南夷都打穿了,军部计划里一次轮战顶天了派一个军。
由于自己这个军算是比较靠近西南边境的了,所以一旦开始动兵,第三军肯定是第一批部队。
于是将领提前派了斥候去探查、还询问了一些边境地区的百姓和猎户,以及一些去过西南夷的人。
结果所得的事实让他大感震惊。
那边的文化程度和军备程度压根没什么看头。
但那复杂的地形和大量毒虫、瘴气等,着实让第一次去那的人吃够了苦头。
他派去上百个斥候跟随猎户和一些当地人去,只安全回来了二十多个。
受伤四十多个。
十几个人已经见祖宗了。
还有十几个人至今没回来,不知道是迷路了还是回都回不来……
哦对了。
被这些斥候顺路带回来的,还有五只体型较小的南方老虎,十几条蛇,数十种野生动物,包括但不限于蜘蛛、毒蛙、毛虫等等。
“我说件事你们就大概知道什么程度了。”军长沉默了一下:“有一个斥候中毒了,同行的人说,他只是吃了一颗看上去普通的野菜,如今还躺在医官那里。”
众多军官面面相觑。
此时的南方可不是什么美好的江南之地。
而是除了少部分人类聚集地之外,大部分地区都是瘴气、毒虫、野生动物们的乐园。
夜郎国和滇国是打不赢秦国。
但秦军要去打他们,估计先得折点人马才能够得着。
“你们觉得秦军的战力如何?”
军长的话让各级军官顿时眉飞色舞了起来。
什么天下第一、自古第一强军、无敌之师等夸赞之词都出来了。
“所以对西南夷,我们无需担心是否胜利,因为这是肯定的。”军长沉默了一下:“真要干架,本将觉得他们连匈奴都干不赢,匈奴的老弱残兵都能扫平西南夷。”
“可对西南地区的山和虫子,秦军以前没遇到过这种敌人。”
而且将领觉得,一旦开打,军部自然就会知道对方有多弱。
到时候,练兵的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
因为若没有相应准备,可能非战斗减员会比战斗死伤还多。
自己这支已经针对南边进行过相应训练的部队,则是最先一个保证能上战场的。
军部让别的部队什么时候打我不知道。
但我们这支有能力打、且已经训练过的部队,我们肯定会打。
于国可以大展威风。
于自己军队也可以先赚点军功。
“军长真是深谋远虑啊!”一个师长顿时夸道:“军长,下一支训练部队就定我们师吧!”
……
“这是什么鬼地方?!”
秦国南方。
距离滇国国境不到三百里的地方。
三个秦军斥候和一个猎户一个蜀郡山民组成的五人小队正在山林朝着东北方摸索前进。
当一个斥候躲过了树上一条蛇的袭击、并反手一刀把它切成两半后,斥候实在不耐了,拿着蛇头那半条朝着树上打了好几下抱怨着。
他们出发时的任务,是确认一条通往滇国的小路是否还能用,并沿途探查西南夷的情况。
任务完成得很顺利,他们直接摸到了滇国的一座城市——说是城市,但只是一个稍微大点、规整点的村子而已。
然而回程的路上,他们被两个正在交战的西南夷部落波及到了。
闯入对方交战区的他们,为了不多生事端选择躲避他们。
然而那两个部落里有人居然凭着味道就发现了他们躲藏之地的异常,然后把他们当成了敌人发起了进攻。
小队为了避免伤亡,选择暂避锋芒。
然而这一暂避不得了……
两个原本还在互相打架的蛮夷部落似乎发现了他们大秦人的身份,并且告诉了周围所有部落,以至于附近所有蛮夷部落都开始追捕他们。
虽不知道为什么这些蛮夷敌意这么大,但事情就这么发生了。
这让他们顿时熄了自报身份以求安全的想法。
在一阵躲避过程中,他们失去了具体位置的判断,只能凭借着模糊方位朝着大秦前进。
要不是五个人都有些山地生活的本领,这几天下来他们估计死完了。
然而即便他们本领高强,三个斥候还有着秦军刀剑和弓弩等武器,这几日下来还是让他们苦不堪言。
主要的困难还不是来自野生动物,而是复杂崎岖的地形、随处可见甚至是不知道藏在哪忽然会蹦出来的那些毒虫。
硕大成群的蚂蚁、面积超过一个山谷的沼泽、连接好几座山头的浓密瘴气……随意一个都可能要了他们的命。
他们的运气很好,每一个都避过了。
但运气也很不好,因为至今他们还没找到一条明确的路。
“要我说,我们几个干脆瞅准一个方向走就行,遇到蛮夷了大不了就打一场!”斥候将手中那条死蛇蛇头砍下,开始剥皮:“我宁可跟那些野人打一场,也不愿意死在这见鬼的地方!”
猎户和山民没说话。
另外两个斥候对视一眼,都没在意。
这同伴虽然是个暴脾气,但做起事来却依旧小心谨慎。
发发牢骚而已,不必在意。
“我们已经迟误好几天了,回去怕是要受罚。”
“罚就罚,这鬼日子都过来了,还怕受罚?而且罚的估计也是那些训练,练就练!”
“如果是罚我们不准参与战斗呢?”
“……”
正在剥皮的斥候动作都停顿了一下,憋了一下后道:“不可能!”
我受了这么多的苦,迟到回去受罚无所谓,这是军规制度。
你打我个半死都行。
可你要不准我上战场去立功……那还不如杀了我。
话音刚落,远处忽然传来一阵飞鸟声。
那猎户忽然站起身,目光透过少数几片没被树叶遮住的空挡看向那个方向。
其他人顿时朝着周围警戒。
“有人来了。”猎户忽然说道。
两个斥候顿时站在最前方,猎户和山民在中间,另一个斥候在最后。
不一会,远处传来一阵人声。
等离得近了,他们才听清对方似乎在大喊着一句有些怪异的中原雅言。
【你好,秦人。】五人互相对视了一眼,都有些不可思议。
“我们的话?”
“好像……是,喊我们?”
“不会是个坑吧?”
前方,一个斥候思考了一下,发了狠:“我去见他们,你们继续躲着,一旦我没回来立刻走!”
看到同伴要劝什么,这名斥候道:“我们不能这么下去了。”
“谁知道离国境还有多远?谁知道前面还有多少事?谁能保证我们之后不会遇到更大的危险?比如老虎?”
说完,他就解下其他武器,只拿了一把弓箭和三支箭矢朝着前方冲去。
其他四人没出声。
他们也知道,这个时候还是去试试为好。
运气不可能一直这么好的,万一回程路上再遇到点危险,恐怕也得出人命。
既然如此,现在还不如试试。
万一这个部落是亲近大秦的呢?
事实证明,他们的运气真的很好。
当那个斥候再次回来时,他带了一个脸上用血画了图案的蛮人。
“这是这个……蛮人部落的人。”斥候似乎没想好该怎么称呼:“他们特意来找我们的,也愿意派人跟我们回大秦,有求于我们。”
得到了同伴的确认,四人暂时放下了心。
回去的路上,五人将这些蛮人的几个领导“保护”在中间,亲切交谈着。
这个首领的雅言有些蹩脚,互相之间的交流许多时候还需要靠手势和意会,但一路走来快到这个部落驻地时,他们还是搞清了对方的意图。
这个部落原来在靠南的地方,规模也很大。
后来随着楚军征伐西南夷,他们连带着周围的部落被一顿胖揍。
滇国建立后,他们被要求向滇国称臣、进贡。
许多部落都认了,至少表面上认滇国为老大,或者认夜郎国等其他西南夷大国为老大。
可他们不服。
然后就又被打了。
正巧他们又听说秦国与楚国有仇、秦国又比楚国强大,他们便想着投靠秦国获得支持以便再次崛起。
但他们终究是蛮夷部落,他们也不知道中原国家尤其是最强的秦国对他们是什么态度,所以他们只是留在这片被赶来的地方,不断打探秦国的消息。
为此,还派了一些人去秦国学习中原雅言,至少得能沟通吧?
几日前,他们听说周围部落正在围剿一些秦国人。
这时他们才知道,秦国向西南诸地派来了许多斥候和情报人员,而滇国和夜郎国等国之前因为秦国商品的事,都在密切关注秦国,这个动作把他们吓到了。
他们觉得秦国这是要对他们动手,这才半威胁半撺掇诸多部落联合起来准备抵抗秦国。
这个部落的人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于是他们派出了许多人来山里寻找,目的就是为了找到他们这些人以建立和秦国的联系。
在他们之前,他们已经救了一个受伤的秦人了。
部落内。
部落首领亲自出来迎接了他们,把他们和之前那个秦人安置在一起,还送来了许多吃食。
一处木屋内。
五人看到了面前这个受伤的秦人,只一眼,三个斥候就确认了对方身份的真实性。
因为对方哪怕手臂受伤包扎了布条,却也将斥候的制式刀剑和弓弩抱在怀中,看到门被打开时还一阵紧张,警惕性十足。
等互相对了身份后,两方人才彻底放松下来。
“这个部落能信吗?”
“能。”受伤的斥候沉默了一下:“但这个部落处境很危险,他们随时可能被周围其他部落和山寨围攻,他们是亲近秦国,可我看来,更主要是想让我们帮他们报仇,所以……”
几人都懂了。
这帮人只想着利用大秦,这才帮助他们。
若知道大秦对蛮夷的态度,他们估计又是另一副态度了。
“那我们明天就启程!”
……
当最后一些斥候带着西南夷大部分部落、山寨、国家都开始对大秦戒备的消息回来时,第三军军长是有点懵的。
什么时候蛮夷的消息情报这么快了?
滇国和夜郎国牵的头?
抵抗大秦?
他们这胆子……
“胆子很大。”当看到边军传来一些蛮人似乎有要冲击边境的消息时,军长终于相信了这个破天荒的事实。
有蛮夷居然敢对大秦主动表达敌意……
虽然说是大秦先派一些斥候进去的,但我只是派人去看看啊——来自大秦军长的理直气壮!
不仅是他。
当消息传回咸阳后。
咸阳的大人物们也沉默了。
“滇国动兵了?”
“回大王,依斥候和投靠的蛮夷部落情报来看,暂时没有;西南诸夷只是对我大秦有了戒心,靠近边境的一些蛮夷山寨只是以此为名来试图抢一些东西。”
嬴政感觉更加不好了。
你要说西南夷在滇国和夜郎国的带领下主动进攻还好,至少有几个大的蝼蚁牵头。
可居然只是一些蛮夷部落的私自之举……如今的大秦,居然还有蛮夷部落敢来打秋风?
“蜀郡第三军,巴郡第七军,黔中郡第十二军,各项资源先往他们倾斜,让他们加快改制速度。”嬴政停顿了一下:“轮战计划不变。”
“唯!”
尉缭拱手告退。
等他走后,李缘悄然出现在一旁。
“不打啊?”
“没必要。”嬴政淡定道:“以防万一可以,但对此主动进攻,西南夷不配。”
“这滇国和夜郎国的反应,倒真是让寡人意外,他们居然会派人关注大秦,大秦一有动作他们就激动了。”
“这就是你说过的,蝴蝶效应?”
“昂!”李缘点了点头。
商品带来的影响是一回事,但这事其实还有一个因素:西南夷和其他蛮夷不同,他们的胆子贼大!
历史上的成语“夜郎自大”,就是说夜郎国胆气的。
夜郎国:吾与汉孰大?
汉武帝:你丫的马上就知道了!
然而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夜郎国的这个问题,滇国的人也问过。
而结果就是,他们如愿以偿的体会到了来自大汉的“拳拳”热忱。
在这个时空,他们的胆子依旧很大。
只是当他们盯着大秦时,大秦也悄然盯上了他们。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