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财政

当大朝会结束时,许多郡守级官员都感觉有些庆幸。

 庆幸自己没被骂、庆幸自己的政绩虽然不是最好的但也不是最差的、庆幸大王没准许国师的意见……

 哎,不对啊……

 一些心思敏锐的官员有些回过神来了。

 国师不是除了最开始管那三个部门以外,之后就听说他不管事了吗?

 虽然他说是那么说,可如此严格的行为和作风,貌似不像国师的,反而像大王的?

 咦……不能多想。

 还是糊涂点吧,不然万一真想到真相了,那估计日子就难过了。

 而大殿内,留下来的廷会官和部长级官员们正在面临一项新的挑战。

 明年的部门预算。

 “大王,如今大秦蒸蒸日上,各郡各地方都需要工厂和建设,我工部可以说是除科学院之外最重要的部门啊!”已经成为工部部长的熊肃一改往日的深沉,转而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我工部要个三千万不过分吧?”

 “你滚一边去!”

 财部部长隗林当即就炸毛了:“你工部就想要了三成,那其他部门还过不过了?”

 一旁,李缘看着这些部长的吵闹,也陷入了沉思。

 由于大秦的发展只知道是向好的,但具体速度和进程谁也无法预计,所以针对明年大秦朝廷的收入,李斯只是在评估了大秦各方面情况后给出了一个范围:

 全年财政收入预计不低于一亿钱;且由于商业税和贸易的不确定性,具体会多出多少不确定。

 对此,李缘觉得李斯可能保守了。

 大秦这一年来虽然开放了一些商业活动的限制,但之前那么多年的限制放开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见效的,加上其他国家的贵族看到大秦的情况而参与进商业,明年华夏大地上的商业活动会更加繁荣,大秦会是绝对的商业中心,再算上大秦朝廷架构的趋于完整和制度更加完善,能收到的商税绝对会大幅度增长。

 而且西域的贸易一旦开通,丝绸之路所带来的影响绝对超过此时代人们的想象。

 更何况如今的秦币在秦国范围内都没有彻底遍布,随着时间推移,货币主权的到来也会给秦国朝廷带来极大的财政空间。

 不过他也知道,李斯估计自己也知道这些情况,但作为朝廷命官,他只能保守评估下来这一亿钱。

 然后问题就来了。

 虽然这个数字很大,可由于这个时代的某些“贵族政治”特色,以及大秦接下来高速发展过程中各处都需要用钱,这个数字在这些部长看来简直是狼多肉少。

 作为财政部长,隗林此刻开启了群战模式。

 “工部要三千万,吏部要三千万,科学院也要三千万,你们要不把本官上秤量一下然后卖了?”

 “李廷会和本官商量了一天才给出了一亿钱的范围,你们三个部门就分完了,怎么?后面要本官自己出吗?”

 “本官自从入仕以来,算上俸禄和大王给的赏赐总共才不到两百万钱,你们要不也分一下?”

 “一个个这要钱那要钱,敢不敢让本官派人去查下你们的账本啊?”

 “还有军部,他们都还没开口呢,我上哪给你们凑钱?”

 “……”

 看着隗林一个人喷十几个人,李缘看了看闭目养神的吕不韦。

 作为大秦除秦王外的第一富豪、暂时的秦国第一国企掌门人、科学院商品官方售卖商之一、天下第一巨富、去年拿出了上亿利润进行分红的第一经理人、秦国文信侯……你不出来讲两句?

 他走到吕不韦身旁,轻轻推了下他:“文信侯,你不出来打下圆场吗?”

 吕不韦商行赚的钱,有相当一部分是可以拿出来支援国库的,如果说有谁能给隗林分担压力,那恐怕只有他了。

 更何况隗林还是通过吕不韦的渠道入仕的,双方还有足够的交情,你就这么看着?

 吕不韦睁开眼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沉默不语的秦王嬴政。

 “还没到老夫出场的时候。”

 “……”

 这话听上去,怎么有种……无声显摆的嫌疑?

 前方,在隗林火力全开之下,各部门的预算全部被削减。

 科学院、军部每家两千万,吏部和工部每家一千万,剩下四千万里一千万当储备金不动,其他三千万才是剩下十几个部门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