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第2页)

 半个小时后。

 找到了一些目标地点的李缘来到了南美某地。

 这里是他以前光顾过的一个工厂。

 这次他决定‘努力’一点。

 “真是稀奇,我上次拿了一仓库的货还把仓库烧了,现在不过才三天吧?他们的安保措施居然还是这鸟样?”李缘都乐了。

 虽然他知道除少部分国家外,地球上大部分国家都烂得不行。

 但烂到这个程度还是他没想到的。

 ……

 赵国王宫。

 刚刚结束完朝议的赵偃心情很不好。

 两天前,他借故杀了一个反对得最起劲的大臣,并且直言‘李牧如今才是前线主将,寡人相信他’。

 然后他从北方三郡抽调了数万骑兵南下,今天到了邯郸城外的大营,表面上是为了准备和魏国打架,实际上就是为了震慑群臣。

 按理来说,他们应该消停一点了吧?

 可他没想到,今天的朝议,居然有五分之一的大臣告病在家!

 今天告病在家,明天你就敢辞官!

 明天你敢辞官,后天你是不是就要造反?

 这着实把赵偃气到了,可一时却又不敢对他们来硬的,不然更多的臣子告病在家朝廷就得停摆了。

 可是……为什么呢?

 当初那秦王也杀了臣子啊!还是他的功臣和王叔呢!

 怎么秦国没这破事?

 其实除了赵偃自己外,其他人或许都能看出问题所在。

 不是说赵偃的计策错了,而是人不行。

 计策还是那些计策,方法也是那些方法,可如果人不行,结果也会天差地别。

 如果拿兵法来做比喻的话:

 你是个普通人,学习完了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现在给你匹配一个同样只能用这些计策的对手——东吴大都督、水陆双战统帅、三国第一儒将:周瑜。

 杀人立威没错。

 给改革的臣子撑腰也没错。

 可他的操作有问题……

 “大王!郭相国求见,还带了一个秦国人。”

 宦者令走过来,在赵偃耳边低声汇报。

 赵偃眉头一皱,让他们去偏殿了,并且撤掉偏殿里其他人。

 等赵偃去了之后,看到的是郭开和秦国使者隔着远远的坐着,谁都没搭理谁。

 赵偃乐了:“郭爱卿,为何不乐啊?”

 “大王!”郭开连忙起身,语气不忿:“这秦国人好生无礼!若不是大王给臣府邸加派了人手,不然还真让这厮趴在马车下混进府内了!”

 趴在马车下,加派的人手……

 这两句话让赵偃心里的一丝不悦悄然消失。

 他看向秦国使者,对方正起身见礼:“见过赵王,实在是在下此行需要隐秘,王宫又太过严密,只好找郭相国了。”

 “我侄女当初也是这么死的吧?”郭开似乎被气到了,直接质问了一句。

 秦国使者面带微笑:“对郭相国之事,在下深感痛心,只是在下什么也不知道啊!”

 “爱卿!坐下歇息会。”赵偃拍了拍郭开的肩膀。

 随后看向这个秦国使者:“使者此来,所为何事啊?”

 “秦国已从楚国得到消息,楚王早前已答应齐王要求,准备出兵五万支援魏国;另外,韩王也同意支援了,齐国想必也在聚兵。”使者的话让赵偃和郭开都面上一惊。

 当然,赵偃是真的惊了,郭开是装的。

 “至于魏国,想必赵王已经知晓了,贵国武安君还占着他们三座城池呢。”

 赵偃心里盘算了一下。

 楚国五万,韩国估计只会出一两万做个样子,齐王暂且不知,可魏国若全国动员绝对可以出十五万以上兵力,再加上本就有几万人……

 最少二十五万?

 这还是在不知道齐国出几万、以及燕国参不参加的情况下。

 若齐国再出个几万,岂不是三十多万去了?

 至于秦国人说的是否是真的,他没怀疑过;他自己也有情报来源,秦国人明摆着找自己有事,要是骗自己也骗不了多久,明后天自己的人就能带来韩、楚、齐的消息,到时候秦国人反而里外不是人。

 可这让他惊怒无比!

 我特么不就想让李牧干点事吗?怎么国内国外一个劲的全来了?

 “赵王!在下奉秦王之命,前来表达我秦国合作之意。”使者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