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嘴上喊着蛮秦,实际却……

 赵王宫。

 当赵偃接到李牧的战报时,他其实是有点懵的。

 不对啊,怎么会打得这么快?

 李牧真就一点犹豫都没有直接就开打了?他是不是知道了什么?

 而且魏国人真就这么退让了?魏王你不是做出了一副宁可全面开战都不想丢一座城的样子吗?

 结果就这……?

 赵偃看向一旁的舆图。

 三座城并不算大,对于有数十座城的魏国来说很小。

 但这也并不算小,因为那不仅是三座城,还有周围所控制的一大片土地、数万民众;足以让赵国领土往魏国腹地深入一些,在地图上都能看出差距的那种。

 这样的一片土地……

 “召相国!”

 一刻钟后。

 当郭开来到这里时,赵偃挥退了其他宫人,只留下了宦者令在一旁给两人打下手。

 “郭爱卿,李牧打下那三城了。”

 郭开微微愣神,自从自己当了相国之后,虽然两人的关系还是无比要好,但大部分时候赵偃都是称呼他为‘相国’。

 接过了李牧写给赵王的信,郭开仔细看了起来。

 看到李牧的攻城方式、对那三城里的人许下的承诺,还有对三城范围内百姓的调查和统计……

 “爱卿觉得,三城该如何治理?”赵偃问道。

 怎么治理?李牧不是都说了……

 郭开忽然看向他。

 赵偃该不会是想要推翻李牧对那些魏人的承诺吧?这可不是件好事。

 “大王是想,另外更改吗?”

 “是。”

 郭开表面上一副难以理解的表情,心里却给赵偃竖起了个大拇指:真是好样的!

 可下一秒,他高兴不出来了……

 “寡人想在那三城,执行秦国之法,学习一下对平民的路,就如武安君攻城时那样。”

 “……”

 “秦……秦国之法?”郭开无意间话都说不清楚了:“大王何意?”

 赵偃停顿了一下。

 “李牧给了他们承诺,除律法外其他的不动。”

 “他是大将军、武安君。”

 “还是现在那三城的最高官员。”

 “而现在赵国和魏国还没有彻底停战、寡人和魏王并没有签什么和约。”

 “现在那里,是武安君率军以战时手段控制。”

 “军中政策武安君可以说了算。”

 说完,赵偃就直视着郭开,他相信这个老友能明白他的意思。

 郭开确实明白了。

 这是想让李牧以‘赵魏没有彻底停战、魏国随时可能打来’的借口,让其暂时待在那里,以战时政策做幌子、以军队手段执行……另一种学习秦国的法?

 应该不是想全盘照抄,而是学习秦国的那条路,就用那三城做个实验。

 如果学习秦国的方法可行、能让赵国强大,那取消战时政策把李牧调回来就行,赵王派人以王令角度从法律上彻底确定,摘桃子。

 如果失败了或者引起了别的变化,那就让李牧背锅。

 关键是,那三城之前属于魏国,那城池里的小权贵们和赵国的权贵们交集没那么深,动他们的利益应该也不至于引起赵国国内太大的反对情绪。

 怪不得赵偃要单独把自己叫来,只留下宦者令。

 这些话一旦传出去,赵偃估计会被赵国上下所有权贵针对,这种事上他只能信任自己。

 从‘赵国忠臣’的角度来说,郭开应该同意。

 可……他不是啊!

 赵偃的想法让郭开心里无比难受。

 你赵偃是秦国的死敌赵国的王啊!曾经我们不是还一口一句‘蛮秦’叫着吗?

 可你现在居然想要向那个‘蛮秦’学习?

 嘴上骂得凶,实际却如此诚实?

 “此……”郭开皱眉沉思了一会:“可为赵国新路!”

 是新路。

 但这路是会让赵国重新强大还是死得更快,他没说。

 “既然郭爱卿也认同,那此事就交给你来办吧!你制定好相应国策,寡人让李牧执行,相信武安君也会是爱国的。”

 赵偃松了一口气,如果郭开不同意,他是真不知道还有谁能承担这个重任了。

 这可把郭开恶心到了……

 我都上了秦国的船了,难道还要亲手给赵国制定出一个强盛之法?

 如果赵偃是个脑

袋发昏的君王,那郭开大可以在那些政策中动手脚,这样反而会加快赵国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