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赵国的大将军

 赵王会给出一道王令允许自己等人和秦军一起参与祭天大礼? 

 李牧觉得,如果是其他人为主将,或许会。 

 但自己……不可能。 

 自己接任大将军,一是庞煖离世后自己功勋最盛,二是赵国只剩下自己这一个大将,换做其他任何将领来当、军中人心可能都不稳。 

 当初大王娶那个倡姬时,在国都的自己是第一个反对的,大王要是能对自己有好脸色就怪了。 

 大王是被迫让自己当,而不是选择了自己——这从当初自己接任大将军时赵王都没让自己回国都就可以看出来。 

 如果赵王知道有这么一场祭天大礼,肯定会派一个和他亲近的将领来当吉祥物,让他为代表参与;而不是自己这个看不顺眼的大将军。 

 杨端和又给他倒了一点酒,示意他接着说。 

 李牧抿了一小口。 

 “可我看出来,没用。” 

 “再聪明的人,在人心面前也想不出逆着大势的方法。” 

 “自我之下,所有赵军将士都认为这是一种荣誉,他们不懂我和大王之间的恩怨,也不懂大王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只知道,大王给了他们一次青史留名的机会。” 

 杨端和拿出来的王令上,印玺和绢帛都是他们曾见过的赵王正统模样。 

 仅凭借自己一句“赵王不会让我来参与这个”的话,能让将士相信吗? 

 如果有人将此话在赵军内部稍微曲解一下意思,比如“大将军和大王不合”,那赵军的军心动摇程度会更加剧烈。 

 相比之下,李牧觉得还是自己默认了这个、让将士得到这份荣誉后,自己再回国都认罚比较好。 

 赵军强盛可以不必有我,但我绝不能成为军心动摇的罪魁祸首! 

 这就是李牧的想法。 

 “本将甚至都不知道,你秦国国师究竟是真的聪明,还是碰运气正好对上了。” 

 “他的这计谋,很拙劣,但也很有效。” 

 杨端和嘿嘿一笑:“这还重要吗?” 

 “是啊!这不重要。”李牧感慨了一句,内心深感无力。 

 他再聪明,可在这种近乎阳谋的计谋前却没有任何办法。 

 这计谋的目的不是拉拢他去秦国,而是让赵王厌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