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人心太凉……(第2页)

 彭姓先生犹豫了一下,随即看着他们说:“学宫现在设立分院,无非是因为一些别的原因,但最终,大王和国师绝对不会用某一个分院的思想,不管是儒家墨家还是法家,都不可能。” 

 “所以你们现在学可以,但记住,绝对不要参与进那些学派争端里面,你们只去听课,回去后自己想,不要答应那些分院先生任何事情。” 

 “那法家呢?”或许是因为是班级里最小的,王珏语不惊人死不休:“难道我大秦连法家也不会用?” 

 彭姓先生点了点头:“万事皆有可能。” 

 这近乎于默认的态度让许多孩子面色凝重,他们可都是自小在秦国的法家社会里成长起来的,如此可能会改变国体的事,让他们不敢轻信。 

 “先生如何如此确定?” 

 “因为我大秦有一个明显违反商君思想的国师。”彭姓先生说。 

 “商君曾言:” 

 “民贫则力富,力富则淫,淫则有虱。故民富而不用,则使民以食出,各必有力,则农不偷。农不偷,六虱无萌。故国富而贫治,重强。”(大体意思是:人们有钱了就不好使唤了,所以让他们重新贫穷,国家就强大了) 

 “可你们看现在国师的态度,工人之事、士卒饷银之事等等,无不体现出国师对平民的照顾。” 

 “虽然现在没有人说过国师的坏话,可学宫内许多先生都认为国师会把大秦带入末路。” 

 教室里鸦雀无声,除了少数几个人外,其余孩子都陷入了思考。 

 而这少数几个孩子里,就有王珏:“其实先生还说错了一点,那就是本姑娘入学宫之事。” 

 “若没有国师首肯,王副祭酒肯定不敢答应;若没有国师的帮助,现在咸阳城中肯定对本姑娘和学宫讨论许久。” 

 “所以你很认可国师?”彭姓先生问道。 

 王珏摇了摇头:“不认可其他事,但我也不反对,毕竟我可是受了国师的大恩。” 

 “有恩不报,还不认同恩人?” 

 教室内传出一道声音,王珏回头一看,没做回答,却暗暗记下了那个人的样貌。 

 等下学后再找他算账。 

 彭姓先生则是皱了皱眉,他可不相信这姑娘会是知恩不报之人。 

 外面传来三道重重的鼓声。 

 上午的课业结束了。 

 师生互相还礼,最后由先生率先离开,其他孩子们才走向宿舍。 

 走廊上,李缘和嬴政等所有人离开后才显露了身形。 

 李缘看向嬴政:“实用,但不涉及学派争端,这怎么感觉……” 

 “不对劲?”嬴政笑了笑:“不对劲就对了,此人属于难得中立派,他不偏向任何学派,只讲究实用;只是若仔细分析,岂不是就是希望他们偏向公输家吗?” 

 “因为公输家也跟墨家一样涉及物理,但却没有在学宫有分院?” 

 “不错,有长进。” 

 两人慢慢朝着学宫外走去,路上,嬴政主动提起了那个先生的话:“此人可以加以培养。” 

 “因为他看出我们以后的举动了?” 

 “不,是他精准的在商君思想中找到了对应的地方。”嬴政说:“你曾说要让平民有活路,可商君却想着以贫民来支持国家富强,他可没看过历史书,却能反应过来这点,这很难得。” 

 商君的思想在古代其实没错,因为一直以来所有古代王朝几乎都是这么干的。 

 汉朝时,汉武帝的财政管家桑弘羊几乎就是以相似的方式支撑起了汉朝的国家财政,以至于武帝后期,民间都快崩了,但汉朝政府和汉武帝却依旧还能撑住…… 

 而汉昭帝时的“盐铁会议”之后,其政策的改变,也间接促成了汉宣帝时代的休养生息。 

 很明显,嬴政也想到了这一点。 

 “如今我大秦本就是盐铁官营,到后期你说的生产力发达了,需要改吗?你给的那个精盐之法……”他沉默了一下:“开战后会流入市场,初期可能是很惊艳,但等以后技术知识传播得多了,估计很难保密。” 

 “铁可以,盐不行。”李缘态度坚决:“保不住也没办法,但这一点是绝不能改的。” 

 “为何?” 

 “盐跟健康有关,此等事不能交于私人之手。”李缘沉默了一下:“人心不能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