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勇敢者、大毅力者(第2页)

 李缘和刘邦穿着便衣走在街上,李缘还稍微化了妆,不然他都不敢出门,怕被人认出来。 

 “国师,我知道自己需要干什么。”刘邦一边带着他朝前走着,一边解释:“大王需要我站在平民那一边,加上国师您和大王以后一定会有许多偏向平民的命令,我的作用会愈发重要。” 

 “我深感荣幸,却也深感不安。” 

 “被委以重任后都会有这种感觉的。”李缘点了点头,他刚当国师那天也很不安,后来就躺平了。 

 该干嘛干嘛。 

 刘邦带着他走到了一处店铺前。 

 李缘看出来了,这是科学院准备开设的一家报纸售卖店铺,貌似还是李由从他爹手上拿过来的。 

 “国师,你看那。” 

 刘邦指着不远处的街口,那里有一堆精壮的汉子在那说说笑笑,时不时张望一下店铺。 

 “这些是咸阳城内的力夫,许多人忙完当天的活计后就会来这种的地方等着,只为能最快速的等到需要招工的消息。” 

 李缘点了点头,他能理解。 

 对普通人来说,居首都大不易;这是从古至今一直都存在的道理。 

 普通人必须整日忙碌才能让自己停留在这座大秦第一城里。 

 “这怎么了?”李缘问道。 

 “他们等不到的。”刘邦说:“这家店铺虽然是科学院的,但李副院不可能天天盯着,此处店铺的管事,是李副院派来的一个官员。” 

 “而这店铺在册的工人,其实都跟那官员和他手下的人有些关系。” 

 “就算有要新招工人的时候,也轮不到那些没门路的力夫。” 

 说完,刘邦偷偷看了一眼李缘。 

 对于这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同龄人,他心里是有着敬佩的,但也不敢保证自己这么说会不会惹他生气。 

 毕竟唯一一次知道国师发怒的,还是在那个被关在府里不知道死没死的昌文君熊林说平民是贱民的时候。 

 看到李缘没说话,刘邦接着说道。 

 “实际上,咸阳周围所有的工厂,如今都有了这种趋势,可能再过几个月,想当工人都要花钱了。” 

 李缘默默朝着那些力夫走去。 

 刘邦说得正确吗? 

 他知道答案。 

 后世有一个名词叫:裙带主义。 

 在此之上,可以延伸出裙带官僚主义、裙带资本主义等等…… 

 但历史真的是个怪圈。 

 华夏几千年来可以说走过了所有能走的路,后世的所有经济模式、政治模式,在华夏文明的历史上其实都可以找到相似的原型。 

 可人类却到后世了还是无法解决那些问题。 

 此时的战国,虽然春秋时期的大量贵族在战国互相兼并的浪潮下落魄,但社会现实是:贵族和平民之间依旧有着近乎撕裂的隔阂。 

 对于那些还有官身、还有点手段的贵族来说,只要有机会,他们肯定会优先接济一下‘穷亲戚’。 

 贵族的穷亲戚,也是贵族啊! 

 所以只要以平民身份当工人有利可图、对未来有好处,许多落魄贵族可不在乎以什么身份获得,这是人性使然。 

 就比如后世某一时期、在还没有严查之前的许多‘贫困户’。 

 有些人真的贫困吗? 

 李缘走到力夫们面前,拱手道:“诸位,不知小子可否在这里也等一会?” 

 最前方的一个男人看了看他,笑了笑:“后生,你哪家的?怎地也来这了?” 

 “就是啊,你这……”另一个人上下打量了他几眼:“你是个读书人吧?怎么不去学宫那?当个记事也好过跟我们这帮人一起干力气啊!” 

 李缘笑了笑,说自己是从外地来咸阳的,想谋几天差事。 

 “那你来错了。” 

 最先说话的男人乐呵的笑着,说出的话却让李缘有些不是滋味:“好多工人、伙计之类的事都是早就被选好了的,我们这样本就只是来这碰碰运气,真要能选上我们,那才是祖上显灵啦!” 

 “是啊后生,你就别在这浪费时间了,去找份属于你的好活计吧!”有人眼神中带着羡慕:“现在国师和大王看重我们,你这一看就是当先生的样,肯定有机会的。” 

 其他人都笑了起来。 

 李缘勉强笑了笑,跟他们寒暄了几句后就转身离开。 

 刘邦依旧站在原地,等他走近后才说:“国师,我来时曾问过李副院,他说报纸需要一些人走街串巷的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