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

 廷会衙门。 

 李斯正和阳沐一起,带着十几个部长级官员开着会。 

 但这会议的气氛,却显得有些凝重。 

 “李廷会。”财部部长隗林看着眼前的文件,语气犹豫:“真要改这么多吗?” 

 李斯点了点头:“必须要改了。” 

 所有人默不作声。 

 这是一部由李斯提交出来的《新秦法》。 

 虽然还只有一些总纲,细节还需要各部门分别制定细则,但仅仅只是这如今的这些总纲,就足以让除李斯、韩非、阳沐三人之外的所有人感到惊讶。 

 比如在平民走动的方面。 

 原本的秦国,除了朝廷征召以外,大部分底层平民流动性其实并不怎么高,甚至连县城都很少去。 

 最多也就去附近的镇子上,大部分人天黑前就会选择回去。 

 然而现在,李斯制定的新法当中,除边境县外,内地县市可以允许平民在本县和与本县接壤的邻县内自由走动。 

 “李廷会,这……”咸阳令张固迟疑了下:“虽然大部分平民都不怎么会出门,但这是否太过激进了?” 

 李斯摇了摇头。 

 “第一,这是国师的命令,我们必须要服从。” 

 “第二,这是在考虑了科学院提交上来的科技报告后的最优范围。” 

 “以如今咸阳城周围的工厂为例,诸公没看到它们吸引了周围好几个县的平民吗?未来工厂虽说会开遍全国,但也不是每一个县都有合适资源可以发展的,不是每一个县都可以抽调出足够人手的,不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县级合作,发展速度会很慢、或者说很不均匀。” 

 众人看了看,仿佛有些槽想吐,却又不知该怎么说。 

 国师的命令? 

 除了你和阳沐以外,我们啥也不知道啊…… 

 至于考虑科学院提交的报告? 

 敢问这报告在哪? 

 在你家吗…… 

 身侧,阳沐宛如个雕塑一般坐着没动,就算有人看向他他也当做没看到。 

 “好了。”李斯说话了:“还有何异议?” 

 “在下有异议。”外事部部长闻咨拿起了自己身前的文件:“李廷会在新法中说要放开一些限制,比如取消连坐,敢问这是您的意见还是国师或者大王的意见?” 

 “我的。” 

 “那李廷会可想过,若是大王或者国师不同意呢?” 

 “想过。”李斯说:“但没这个可能。” 

 “为什么?” 

 李斯没回。 

 难道要说这是自己通过对大王和国师的理解而推测出来的吗? 

 这事他可以干、可以猜,但不能说。 

 而他实际上也猜对了,嬴政和李缘确实想过要开始改变秦法,只是嬴政怕短时间内事情太多而没有下令,李斯却在无意间主动做了。 

 “本官知道你在想什么。”李斯又看了看其他人:“也知道诸位在担心什么,无非就是这改动了我秦国上百年来执行的商君之法。” 

 “可诸位,当年的商鞅制定秦法时是什么时候?如今又是什么时候?” 

 “别的不说,仅国师的科学院就足以改变整个秦国,那秦法为何还非得延续百年前的商君之法?” 

 “秦国难道就不能有继商君之后的新改变吗?” 

 李斯深吸一口气,开始对他们说着为何要改变秦法的理由。 

 不仅是对平民的限制的改变,还有对商业的,还有对矿产资源的,甚至小到地方县城城门的关闭时间都要求做些适应性改变。 

 可以说,除了对军队的法律李斯没写之外,其他的一律都有变动。 

 一侧的空地上。 

 被嬴政强迫来隐身偷窥廷会工作的李缘连连点头。 

 这李斯不愧有千古丞相之才! 

 就那平民流动性,别说秦朝,哪怕是在后世,其实也相差不大。 

 他依稀记得小时候,除了爸妈南下去珠江省打工期间带自己去过几次外,自爸妈回来带着他之后,他近十年都没出过所在的地级市,还是到上大学时才去到省城。 

 而他身旁,嬴政虽然也觉得李斯的话很好,却在同时关注着其他十几个官员的表情。 

 那些方案李斯早在之前就问过他,这些改动与其说是李斯制定的,还不如说是李斯在自己和李缘给出的范围内做出的答案选择。 

 反对李斯? 

 那不是在反对李斯,这是在反对寡人…… 

 “政哥,我们就这么偷窥?” 

 “什么叫偷窥?寡人只不过是来看看有哪些官员依旧有问题罢了。” 

 “问题?”李缘想了想:“是指不愿意接受新的改革?” 

 嬴政点了点头,示意他看向闻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