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大秦新闻报(第2页)

 对于论战内容,秦墨一些关乎民生的话记下来了。 

 至于另外两派的? 

 不好意思,底下有行小字: 

 【受篇幅所限,详细内容请查阅‘大秦新闻报’在咸阳发行的‘咸阳细报’。】 

 我们没说假话,只是篇幅不够才没写你们的! 

 你要不信来咸阳看,绝对保真! 

 但有多少人会真的来咸阳查看细报追究真相? 

 就算六国真有聪明人派人来买,那也可以。 

 但等你买回去做解释,下一份报纸也来了,你要不要针对新的报纸新闻再来咸阳买一份? 

 而到了国师大礼的事时,李缘似乎成了配角。 

 事件记述的重点在于秦王安排了平民来见证、让国师在平民代表前保证、以及大秦国师在平民间的印象,尤其是还有李缘推动秦国修改徭役之法的事情做证据。 

 是记载了国师大礼。 

 但这记载,让平民没怎么感觉李缘的尊贵,只有秦国此刻多么贴近民生。 

 表面上全是公道。 

 字眼里全是偏心。 

 “只要让六国百姓对秦国有向往就行,对秦国印象改观就行,不反对秦国将来的统治就行,能抹黑六国贵族就行。” 

 这些话让李由沉默了,他爹告诉他在大事上要做实事,可国师却净整这些虚的,关键他还不能说错…… 

 至于之后记载的秦国国策,比如徭役取消以工人代替、柴火限制将缓慢放开、鼓励商业将在某地试点……等等,这些并没有什么小动作。 

 因为这些光摆在那就是一种对平民的吸引。 

 最后对六国的新闻就有乐子了: 

 【赵国王宫的秘密】——是赵王强娶?还是王后心机? 

 【邯郸趣闻】——赵国贵族子弟的奢靡生活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边关将士抵御胡人南下时,国内其他贵族公卿居然在享乐? 

 【老兵未死,只是被迫凋零】——赵王是如何将自家将军逼走的? 

 等等…… 

 十几条新闻。 

 由于是真的受篇幅限制,这些都只是一个对下一期报纸内容的预告,但光这些预告就足以让人浮想联翩。 

 原本李缘只想着在这第一期预告、第二期详细描写的事上写六条,给六国分别安排一个。 

 但被嬴政否决了。 

 他提议先给六国单独安排一次“专访”,而这第一次,他要让赵国“独享荣誉”。 

 想到他的经历,李缘也能理解,还给他贡献一些诗词典故当点缀。 

 检查完了,李缘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李由啊,干得不错!” 

 …… 

 王宫。 

 看到手中的报纸,嬴政很想说些什么,但一时居然找不到词。 

 夸吧,要昧着良心。 

 骂吧,可也是为了大秦。 

 从未见识过后世舆论扭曲的嬴政第一次感觉自己纯洁得像个孩子…… 

 许久后,他决定不想了。 

 “这报纸,需要多久能发行?” 

 “估摸着一个月。” 

 “怎么这么长?” 

 “这已经够短了!”李缘看了他一眼:“你手上这个只是手抄的初版,雕刻都还没完呢,之后还要让商队携带,去往六国,这些都要时间。” 

 “一个月后,六国之人还会信吗?” 

 李缘咧嘴一笑:“会的。” 

 在这个时代,贵族间的消息流通还算好,可平民间的,那可真是惨不忍睹。 

 而除了靠近秦国边境的一些百姓外,其他六国百姓那里,大可以说这报纸是国师大礼之后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就印发出来的。 

 给百姓一个时间概念,这样对于日后的许多行动有好处。 

 还没等他说是什么行动,嬴政就微微一笑,自己想到了。 

 “我们可以跟他们说,是六国公卿在阻拦秦国的消息,不愿意让他们看到秦国的真实情况,这样有助于我们散布许多对秦国有利的话,让百姓心生向往不说,还可以降低他们对六国的好感,让他们感觉自己被欺骗了。” 

 “就算有六国贵族阻挠以至于有人不信,至少也会动摇他们对大秦的怀疑和抗拒之心。” 

 李缘点了点头。 

 即便做不到这个,对于现在娱乐匮乏的平民来说,能有这种“大事”可看,本身就是一种乐趣了。 

 嬴政深吸一口气,看着手中的报纸,感觉这比刀剑更为锋利。 

 如果再算上他在秦国已经学会使用的民间舆论,那这种引动人心的方式就更为可怕了,因为这利用了一个以往不曾有统治者考虑过、但却是文明大多数的群体——平民(自耕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