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现在也是你的大秦了

 对于秦国平民来说,今天是个大日子。 

 一直以来为他们好的李缘客卿,在今天要被大王册封为国师了,从某种程度上,这可比太子册封与秦王加冕还要稀有。 

 历史上有权臣、有极受重视的客卿,却从未有过国师。 

 秦国与秦王开了这个先河。 

 李缘也是。 

 大清早,太阳还没出来,整个咸阳城都活了过来。 

 国师册封之礼虽然在王宫内,但结束后国师会和大王一家一起、出现在王宫南门外的风武街和水玄街交汇口。 

 于是哪怕只是大清早,许多人们早就开始往王宫南门汇集。 

 如果不是有王宫士卒早就在两条街上开辟维持着一条小道,恐怕连一些要去王宫参加典礼的官员都要被堵在外面。 

 许多官员看着这一幕,内心闪过一丝羡慕的同时,也生出了无尽的感慨。 

 很多人都恨李缘;但没有人不希望成为李缘。 

 这场景,自古未有。 

 但今天却活生生出现在了大秦。 

 王宫内。 

 咸阳宫大殿前已经坐满了人,比之前太子大礼时还要多。 

 因为这次除了大秦官员贵族、六国之人,还有许多受邀而来的平民代表,其中包括医者、工匠、墨家子弟、农人、铁匠、猎户等等几乎所有的行业与身份。 

 有些是自己报名然后经过允许的,还有些是王宫派人去请来的。 

 大殿内,嬴政掀开袖口看了看手表上的时间。 

 这个防水的电子表是李缘给他的众多礼物之一。 

 其实李缘给了他几十个,但嬴政自己只留下了一个,也给了王后和太子每人一个,其余的,他全部准备当成赏赐之物。 

 当时间到了后,嬴政的目光看向远处的一座宫门。 

 李缘穿着一身有少许深蓝色条纹的黑色礼服,出现在了殿前广场的人群目光中。 

 当数百人视线看过来的时候,他感到了少许紧张。 

 官员的没什么,六国的更没什么。 

 是那些平民代表们那炙热的目光,让他感觉有些难以承受。 

 这是来自大秦千万生民的期望! 

 深吸了一口气,他顺着地上的黑色长毯走向前方。 

 他前方,章邯神情严肃的拿着李缘的手机录着。 

 还有几个侍者跟在他身后,其中就包括另一个拿着相机拍照的人。 

 他们都是李缘在之前抓来的苦力,而且都属于玄衣卫衙门、黑冰台之人,至于忠心程度,政哥在选人时已经认可过了。 

 在李缘走上黑色长毯的一瞬间,前方的人群中站出来十几个人。 

 最前方是在咸阳城平民间负有盛名的医者邝尹。 

 他捧着科学院的那本医书走了出来,拦在了李缘身前。 

 他行医一生,此刻第二次感觉到了激动,第一次是他独自治好一个病人的那天。 

 他打起所有精神,捧着医书朗声道: 

 “李缘!” 

 “你写出的此等医书,可治天下百姓!” 

 “老夫邝尹,代天下医者告诫:今后不可因国师之尊,便忘记初心;愿你之仁心如同此医书一样,永世不灭!” 

 李缘心里有些惭愧。 

 后世人编的医书,在大秦也仅是他口述、从王宫中抓了一个太医苦力写的,现在居然成了自己的。 

 他躬身一礼,郑重道:“必不负天下医者期望!” 

 他接过医书,暂时递交给了身后的一个侍者。 

 老者也还了一礼,随即退到了一旁。 

 李缘接着上前,十几步后,是李由捧着他自己附名的那本《尚书》站在那。 

 看到李缘走来,李由先是悄咪咪的说了句‘院长,得罪了’。 

 之后才准备开口。 

 要不是李缘的五感都因为得到时空碎片而加强了,否则他都听不清这几个字…… 

 “李缘!” 

 “你发明的造纸术之白纸,可载天下学问!” 

 “我代表天下文人告诫:今后不可因有白纸之功,便荒废文人之心,世间尚有人无书可读,愿你不负学宫所言,真能开万世太平!” 

 李缘心里更惭愧了,默默的给蔡伦上了三炷香…… 

 但表面上,他严肃的接过了《尚书》。 

 “必为学宫之言尽余生之力!” 

 再前方,是手持一个玻璃球的墨林,代表着工人。 

 之后是手持官帽的王绾,代表官吏。 

 之后是…… 

 十几个代表,拦在李缘的身前,让他下了十几个保证后才走到了大殿的台阶前。 

 嬴政坐在王座上,身旁两个座位上是王后和太子,大殿内部是李斯和司马瑜,一个文臣一个武将。 

 他们就这么静静的看着李缘这个国师缓缓走来。 

 ‘政哥,如果只是为了享受,我现在就可以享受了。’ 

 ‘国师之位太重了,这是一个比严肃的秦王之尊更能让百姓感觉亲近的职位,再加上以后大秦的重点要放在平民身上,所以让平民参与进来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