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官制改革(第3页)

 但最后,他发现自己想的那些才是眼下对大秦最好的。 

 “看来寡人还是最厉害的!” 

 听着这话,李缘感觉他的傲娇又发作了。 

 你是秦王诶,你根据大秦实际情况制定出来的,当然比那些另外朝代的要好。 

 “那寡人就召集李斯他们商讨细则了?” 

 “嗯,只是有一点,政哥你得做好一定准备。” 

 “什么?” 

 “官员群体。” 

 历史上,官员群体的组成、与选官方式是一起联动的。 

 秦汉及其之前是贵族,汉朝开始,由于察举制的出现,群体中多出了一部分以前的平民,但也不多。 

 从唐朝开始,科举才彻底将底层往上的通道固定了下来,虽然这个通道有很大难度…… 

 但总体而言,贵族、世家、士大夫、地主,他们都是随着历史发展而在官僚群体里不断更替或者留存的。 

 可现在是战国末期。 

 学宫可做官还只是存在于文书上,还没有在现实里真的给底层打通上升通道,此刻的官员主体依旧是贵族。 

 随着秦国的发展,平民会开始冲击这个由贵族组成的官僚群体。 

 改革是嬴政和李缘定下的,不可退却;但贵族组成的官僚们,会愿意让平民进来吗? 

 李缘都不用说得很透,嬴政就理解了他的担心。 

 “历史上,有过这样的事?” 

 “有。”李缘想了想:“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华夏在明朝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如果能继续发展,兴许华夏会走上另一条截然不同的富强道路,但那萌芽最终受限于当时时代没有发展起来。” 

 “于是到后来,我们试过许多条路,经历了许多次革命才最终选择走了一条合适的。” 

 “而我们体量大,试错的影响也还能局限在一定范围。” 

 “外国的更严重。” 

 “甚至有贵族国王在这场阶级变革中被送上断头台,之后甚至引发过外国的灭国级战争,哪怕最后引发出了一个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思想,可争端并没有停止,只是换了另一种形式存在。” 

 “归根结底,说好听点这叫文明制度的发展之路;说不好听点,就是政治利益的分配人群不同。” 

 这个问题他不得不说。 

 因为历史告诉了他当政治阶层的行为不代表最广大群体利益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战国的贵族和平民已经割裂严重了,李缘可不希望到最后诞生出一个新的“资产”群体。 

 说到这个地步,嬴政想起了他创的科学院、学宫。 

 思考良久后点了点头:“那你待会也留下,一起参会商议。” 

 李缘扭头看去,一脸疑惑:“政哥,我是让你考虑啊!” 

 “所以寡人让你一起商议。” 

 “你的考虑结果就是交给我?” 

 嬴政看着他,一个字一个字的道:“你是科学院院长、学宫祭酒!” 

 愣了一下,李缘想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