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李客卿觉得国师之尊如何?

 华夏自古讲究师出有名,一旦这个名丢了,那大义也就丢了一半。 

 历史上吕不韦死后,因当地郡守的疏忽,吕不韦尸体被六国之人偷走,谓之“窃葬”。 

 这可是给秦国带来了舆论上的大不利。 

 你秦国连自家有大功的相国都给逼死了,那你不在乎,我们就给他下葬了。 

 六国之人浑然不遵秦国法令,当时嬴政都气得要直接带兵去三川郡揍人了,但被蒙武和王绾给劝阻了。 

 后来,为了解决吕不韦被窃葬之事的影响,嬴政先是颁布紧急通知,对六国之人窃葬行为不予追究,又派特使赶赴洛阳北邙山,以公侯大礼祭奠吕不韦、以王室名义为他修建陵墓。 

 可这时六国之人又借着此事在秦国内大加宣扬,不断散布种种流言。 

 “秦王是吕不韦亲子”的流言就是最开始从这个时候出来的! 

 实际上这只是个流言。 

 秦王室不是傻子。 

 嬴政和赵姬回秦国时,当时嬴政的祖父秦孝文王还在守孝期间,秦昭襄王的余威还在呢,若这个孙子真的血脉存疑,秦王室难不成会想不到田氏代齐的例子? 

 更别说当时嬴政还有个弟弟,若他真的血脉存疑,后来还能被嬴子楚立为继承人? 

 不可能的。 

 当时六国之人只是借着吕不韦之事的由头,以谣言扰乱秦国而已。 

 李缘可不希望这次又出什么幺蛾子。 

 “政哥,你得找个借口才能留下他,郑国的事就是个好例子嘛!” 

 “你大可以把这事件说出来,然后要求韩国给个说法,或者直接派出使臣去韩国问责。顺便,你才能把他扣下来。” 

 这个思路,怎么跟蒙武要出使的计划恰好对上了呢? 

 嬴政仔细思考了下,包括不久后的出征草原。 

 许久之后。 

 他才下了决定,把蒙武的出使计划稍微提前。 

 反正那也只是一步棋而已。 

 “对了,他是李斯的同窗,都是荀况的弟子。”李缘想到了历史上韩非的死亡,以及后来人们因此延伸出的一些猜测,比如说:嬴政其实也默认了李斯的行动。 

 “学宫需要一个学派中的代表,而即便统一后,法家也会是主旋律之一,韩非正好能起到这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