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原则”

 “秦国发现一座矿山可以三代无忧,六国那腐朽的贵族官员们绝对不会做到这样,那么六国百姓与官员之间的对立将不可避免。” 

 “历史上连寡人都没收服民心,那帮腐朽至极的家伙更不可能。” 

 “当你的科学院不问来路只收购那些矿产时,六国官员们自己就会为了那些资源打起来,因为他们只会看重你的钱。” 

 “官与民对立、国与国对立,相比于六国腐朽至极,在百姓眼里,大秦将会众望所归。” 

 “这只是其中一环。” 

 “之后三年不能对燕赵动手,但寡人也不会给他们增长实力的机会,寡人打算……” 

 听着嬴政侃侃而谈,李缘心里的震惊情绪愈发强烈。 

 后世有人瞧不起古人,优越感十足。 

 可实际上古人和后人相差的,只是见识而已。 

 将古代那些青史留名的人放到后世,等熟悉了后世的规则,他们的成就一样会比绝大部分普通人高。 

 如同此刻的嬴政。 

 李缘在建立科学院、学宫时传出去的那些消息,本质上只是为了现在民间铺垫出一个舆论,好为以后出现的更多晋升途径先打好一定的民众基础。 

 但这只是他庞大的大秦发展计划中的一小步,他后续的计划从未对任何人说过。 

 包括嬴政。 

 嬴政却自己举一反三,不仅考虑到了收集财富的要求,还通过之前李缘传的‘矿山可以三代无忧’的事联想到了更多。 

 把消息传出去,六国会怎么想? 

 当秦国在大肆收购矿产时,六国会不会为了阻拦秦国或者自己得到矿产而动手? 

 这个时空的嬴政提前两千多年悟出了‘资源为王’的道理。 

 李缘甚至都不敢想,当三年后六国发现国内已经对秦国几乎透明、燕赵两国经济崩盘,而秦国此时又准备重开战争,六国王室不知道会是何种表情。 

 当六国民众知道秦国人生活得有多好,自己的国家却烂得一批,那当秦国开启灭国战争时,历史上的‘天下苦秦久矣’,恐怕会变成‘秦王抵达他忠诚某某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