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王令

 “因为廉颇,他打了个样。” 

 后世都知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个典故。 

 但如同其余更多的典故一样,教科书只告诉了人们那典故中正能量的那一面。 

 实际上,在赵王派来的使者访问过廉颇后,留下了这个典故的同时,却并没有让这位名将东山再起。 

 那使者遵循了郭开的吩咐,在赵王面前诋毁了廉颇。 

 于是赵王不用。 

 而廉颇,后面被楚王迎去,却依旧心怀赵国,最终在楚国抑郁而终。 

 说出这段历史后,李缘又问道:“廉颇现在在哪?” 

 “楚国。” 

 嬴政犹豫了一下:“你的意思是?” 

 “赵国已经赶走了一个廉颇,你觉得李牧会不会成为第二个?” 

 李缘想了想:“现在的赵王,如果我没记错,应该是个叫赵偃的吧?” 

 这个赵偃在后世有名,并不是因为他成就有多高,而是因为他的王后——赵悼倡后。 

 这女的原本是个倡女,后来被一个赵国宗室子弟娶了。 

 丈夫死后,寡居的她却走上人生巅峰。 

 他被赵偃看上了。 

 刚开始只是个妃子,但生了孩子后她构陷太子赵嘉,让赵偃废除了赵嘉的太子和原本的王后,转而立她为王后、立她生的孩子为太子。 

 这件事在后世甚至演变出一些‘真爱你的男人不会在乎你的身份’之类的话,让李缘一度感到无语至极。 

 而能干出这种事的赵偃,难不成还指望他会慧眼识珠? 

 是他不够昏庸了,还是郭开提不动刀了? 

 所以李缘丝毫不担心这货的昏聩程度:“赵偃这小子昏得可以的,再加上有战国第五名将郭开的相助,只要政哥你能派些细作到赵国去运作一下,李牧他呆不下去的。” 

 嬴政点了点头,明白了他的意思。 

 不就是花些钱财和时间吗? 

 如果能借此换来一个李牧,那都是值得的。 

 更何况李牧在这之前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赵国北地与胡人作战,秦国此刻又要灭胡人部落,如果运作得当,不仅李牧可以弄过来,赵国北部的那些军队也可以考虑一下,虽然几率很小。 

 “郭开怎么回事?” 

 嬴政又问道:“战国第五名将?不是说只有四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