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迷雾后的大秦

 赵高让嬴政很安心? 

 从历史上的结果来看,这倒是真的。 

 只是一个宦官,还拥有出色的才能,在嬴政还被吕不韦压制着时就抢先下注,面对的又是能大一统的千古一帝,此时赵高的还真就是一个‘贤宦’‘忠臣’‘王族忠仆’的形象。 

 这样的赵高,经历可谓无比传奇。 

 但这只是经历。 

 嬴政一死,他彻底成了传奇。 

 第一个执掌大权的宦官、第一个逼杀皇帝的宦官。 

 与他相比,唐末的那些宦官都成了弟弟。 

 也许后世网友的一种阴谋论确实没错: 

 赵高是长平之战某位赵国将士的后代,赴秦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搞垮大秦,于是潜伏数十载,获得了始皇信任后终于走到了最高…… 

 李缘沉默着。 

 而他面前,嬴政也从激动的心情中回过神来,面色凝重。 

 “你想说什么?” 

 “赵高不行!” 

 “为什么?” 

 “他不是个好人。” 

 嬴政停顿了一下:“这是历史给出的答案?” 

 “对。” 

 正当李缘犹豫着怎样才能说服政哥时,没想到后者居然直接点头。 

 “那就不用他了,待会寡人就让宦者令去处死他。” 

 李缘呆了一下,你对我如此信任的吗? 

 只是嬴政很明显不是那么容易忽悠。 

 “寡人处理赵高是对你的信任,但寡人也想得到一个理由。” 

 他放下本子,目光灼灼。 

 “你不愿意把大秦的结局说出来,那寡人就只能通过你来知道一些后事,如果某天你说李斯会背叛,寡人也信,但同样需要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不然你随口一指,寡人怎么知道是真是假?” 

 “要么把大秦史书给寡人,要么给一个这件事的理由。” 

 虽然没有明说,但李缘听出了一个意思。 

 我给你如此信任,你应该也给我一个对等的态度。 

 这是华夏一直来的规矩:不讲平等,但讲对等。 

 君和臣不对等,但君要仁,臣要忠。 

 父和子不对等,但父要慈,子要孝。 

 兄和弟不对等,但兄要友,弟要恭。 

 身为此时最强大的国家的王,嬴政从未对别人有过如此信任,哪怕是早就暗中投靠自己的李斯,又或者是在自己不开心时会逗自己笑的蒙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