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委员长飘了
第三军军部的临时驻地,便是县衙。
整个县衙被划分为两块区域,前面是办公区,后半部分是县令的居住区域。
当然,此时这位主人,早已不见踪影了。孟革自从进入县衙后,一直东奔西走,也没住几天。林岩来后,这座县衙后宅便直接划拨给他居住了。
县衙的后花园不大,院中只有这一座八角亭。
林岩正坐在亭子里喝茶,不一会,曹厂领着几个人便匆匆走来。
“首领。”
今天来的都是老熟人了,匆匆打了个招呼,便各自坐下。
何奇秀一个多月不见林岩,此时看见他,眸子里都泛着光。但当着众人的面,她也不好多说什么。
曹厂先扫了众人一眼,见没人肯开口,便先笑着说道:“首领这个时候能赶回来,真是太好了。”
林岩放下茶盏,睨了曹厂一眼,道:“咱们就不必客套了,直接说正事吧。徐州是怎么回事?”
曹厂又扫视了众人一眼,然后清了清嗓子,说道:“徐州地方,历代大规模征战五十余次,这座南北之间的咽喉重地,决定了多少代王朝的盛衰兴亡、此兴彼落。因此……”
林岩微微一怔,有些狐疑的看向曹厂。
曹厂当委员长才半年多,这讲话水平怎么……
“清廷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将手上的精锐全部往徐州集结。单单是眼下,徐州便已经汇聚了七八万人马。再过半个月,人数恐怕能上十万。”
何奇秀似乎有些嫌弃曹厂说话慢吞吞的,忍不住抢过话道:“而我们三个军集结起来,也不过才三万多人。三万打十万,优势不在我啊,这场仗,咱们该怎么打?”
林岩有些没好气的看了何奇秀一眼,道:“谁让你们打徐州了?”
“啊?”
何奇秀眨了眨眼睛,下意识的看向李炎。
看样子,攻打徐州的计划,正是这位前曹厂军师、现任义和军统筹委员会政务部部长李炎的主意。
今天来的人不多,却全部都是义和军的高层。
委员长兼军事部部长曹厂、政务部部长李炎、后勤部部长李泽良、情报部正副部长何奇秀和吴海川。
除此之外,还有杨心禅。杨心禅虽然没有担任任何职务,但在义和军中地位超然,一直被视为核心首脑之一。
李炎咳嗽了一声,道:“最近首领不在,不知道咱们这一个多月,扩张进境十分迅猛,苏江、徽安两省境内的各处城池,几乎都没有遇到什么抵抗,清兵简直是一触即溃。”
“古语云,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我们以前,都觉得清廷即便不行了,究竟底子还在。咱们前几次跟清廷交手,赢得也不太容易。但是从最近的情形来看,这看似强大的清廷,也不过只剩下一座破屋子了,只要踹上一脚……”
李炎的话说了一半,看着林岩的脸色似乎不太对,没有继续再说下去。
但他的意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以前大家都觉得清廷很强,都不敢反。
就像当年造反的太平军,闹得轰轰烈烈,最终还是没能干过清廷。
久而久之,给大家造成了一个清廷仍然很强大的印象。
但是真正一打起来,大家却发现,清廷这些地方军简直就是土鸡瓦狗,义和军兵锋所指,所向披靡。短短不到两个月时间,便占据了两个省。
照此推论,他们此刻北上进攻直隶京畿,也未必就不能成功。
这一成功,可是整个天下都拿下来了,谁能够不动心?
相反,如果他们现在停下脚步,清廷必然会因为受到义和军的刺激而加紧扩军备战,迁延起来,可能对他们更加不利。
清廷眼下所能够掌握的新式军队只剩下三四万人,跟他们差距不大。
但清廷手握天下,财力、物力、人力都不是他们能比的。到时候他们再向西洋大量采购军火、扩充几镇新军……
虽然义和军也可以扩军,但他们并没有那么大的财力采购军火,跟清廷比拼扩军速度,未见得能比得过。
林岩默然。
见林岩不言语,众人一时间都心虚起来。
众人用眼神交流了一下,最终都看向何奇秀,示意她开口。
谁叫你是首领的内人呢。
何奇秀硬着头皮说道:“清兵虽然能够集结到十万人,但是新式军队多不过三万。其余的七万,连枪都没有,不过是土鸡瓦狗。咱们的三个军,可是实打实的全火器部队,真打起来,未必就不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