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谁去赈灾(第2页)

 “皇上,皇上息怒,当务之急是要挑选合适的人选赶快赶到江淮赈灾,以免百姓暴乱啊!” 

 “还要防范疾病发展成瘟疫传播啊!”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才是更让人忧心的事。 

 “爱卿们担忧得都对,当务之急确是要尽快派人赈灾,顺便,给朕看看王成道年年跟朕要钱去修的那条堤坝,是否真是如此不堪一击!” 

 此言一出,朝堂上瞬间鸦雀无声! 

 要是以往,这种赈灾的事朝臣能抢破脑袋,毕竟赈灾油水大,这事儿大家都知道。 

 但涉及到江淮两岸,却没有人敢开这个口。 

 姑且不说此时江淮水患未平,此去赈灾会有很大的危险。 

 就说这次堤坝被冲毁,这里头恐怕还夹着江淮贪腐的事。江淮贪腐成风,这件事朝野当中几乎人人心知肚明,只是这里面牵扯着大皇子肃王和三皇子鲁王。江淮两岸官员,几乎都是这两位门下之人,平日里大部分心思都在勾心斗角和如何贪更多的银子上。 

 就连江淮布政使王成道,表面上对皇帝忠心耿耿,可实际上早就不知道暗地里站到了哪位王爷身边。 

 大家都知道,江淮是个马蜂窝,别说从这里面捞油水了,一个弄不好,蛰个满头包都是好的,搞不好有可能丢了性命。毕竟水患未平,大水冲走几个人不是很正常的事嘛! 

 无论是鲁王的人还是肃王的人,这个时候去江淮都是给对手机会除掉啊,明知道是肉包子打狗,谁还愿意去做这个肉包子。 

 一时间满朝文武安静如鸡,生怕被弘光帝“委以重任”。 

 弘光帝高坐在龙椅上,眯眼看着一个个缩起脖子像鹌鹑似的朝臣,禁不住怒从心头起。 

 “怎么?平日里一个个不是都很

能说吗?临到大事就都退缩了?那朕要你们这一群人有何用?!” 

 肃王和鲁王极有默契的对视一眼,一瞬间确定了彼此的想法。 

 正要出声。 

 诚王萧既却先一步上前,朗声道:“儿臣,愿替父皇分忧,自请赴江淮赈灾!” 

 此言一出,肃王和鲁王微微皱了皱眉,收回了正要出列谏言的脚步。 

 虽说他们本意也是要推诚王出去,但此时诚王自己站出来,意味又不一样。 

 弘光帝满意的看着诚王。 

 他虽说表面上不怎么关注诚王,实际上,同样是皇子,诚王和肃王、鲁王以及七皇子一样,都在他考察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