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改革(第3页)

 工人们面面相觑,有人点头表示赞同,也有人露出疑惑的表情。 

 杨明见状,便详细解释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工作效率,重新设定一个生产目标。每周进行一次绩效评估,一个月四次。如果连续四次评估都达 

 到优秀,那么这位工人就可以获得一张红票,凭这张红票,他可以在食堂兑换十斤猪肉。” 

 这番话一出,车间里顿时炸开了锅。工人们议论纷纷,有的兴奋不已,有的则面露难色。领导们也在一旁热烈地讨论起来,他们对杨明的提议(bhae)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讨论中也不乏质疑的声音。有人担心红票的评选标准过高,难以达到;也有人担心那些长期表现不佳的员工会受到打击。 

 针对这些疑虑,杨明提出了一个修订方案:“我们可以将红票的获取条件维持原状,但增设一个绿票机制。 

 如果单次评估优秀,就可以获得一张绿票,累积四张绿票就可以兑换一张红票。而绿票也可以在食堂兑换两斤鸡蛋,作为日常奖励。” 

 这个修订方案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领导们纷纷表示,这样的奖惩制度既公平又人性化,既能够激励优秀员工继续努力,也能够给那些表现不佳的员工一个改进的机会。 

 于是,新的奖惩制度正式实施。每周的绩效评估成了工人们最期待的事情之一。 

 他们努力工作,争取在评估中表现出色,以获得那张珍贵的红票或绿票。 

 而那些表现不佳的员工也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努力改进自己的工作表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工厂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显着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