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科举问世


 宫馨怡读完后,担忧的说道:“爹爹,陛下今天采纳了外公的建议,想要推行科举制,只是今日早朝遭到了百官的阻挠,实在无法继续下去了,直到现在都有大臣不惧寒风,在外面跪着,爹爹觉得该怎么处理?” 

 李闲下意识皱起眉头,女帝采纳的这么快? 

 他觉得那个女帝,好像也挺开明的。 

 至少明事理。 

 可能是大乾官场这滩死水,太难推进了。 

 有时候一个皇帝想做什么事,还真不一定能办成。 

 尤其是在这种氏族横行的古代官场,皇帝都得看下面的脸色行事。 

 想了想后,李闲又认真的问道:“怡怡,你告诉爹爹,你外公那边,是不是女帝身边的人?” 

 不然如何能理解,科举制推行这么快的原因? 

 这个问题,他想问已经很久了。 

 宫馨怡点了点头,有些赞叹的说道:“爹爹很聪明,一下就猜出来了,外公的确是女帝那一派的人。” 

 被女儿罕见夸奖,李闲顿时坐直了身子。 

 那是,毕竟是你爹! 

 干咳一声后,李闲又思考了起来。 

 “怎么说呢?这件事情,的确是在动氏族的根本,如果一直不改变,可能氏族会改变策略,让女帝知难而退。 

 所以接下来,不应该等待氏族那边的一些反应。 

 女帝那边,可以和氏族主动谈一下相关比例的问题,目前来看,不能全盘取消氏族推荐制下的名额,这样会引起氏族的反扑,反而会有不好的后果。 

 可以采取并行取士,并且让科举取士,作为一个接下来的主流方式,慢慢吸纳人才,为之重用,以此来吞并其他方式即可。 

 咱们真正要的,是一个通过此渠道进入大乾官场,并且进入核心位置的纳才途径,而不是和氏族撕破脸。 

 怡怡,其实这也是爹爹之前和你说过的心理学里面的一个技巧,也称作门面效应,便是先提出一个非常难以实现的政策,再退而求其次,推行原本想要推行的并行政策,这样那些氏族成员,就更容易接受了。 

 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个登门槛效应,先让他们答应小的要求,再慢慢地提出更大的要求,这样他们接受的可能性,也就大了许多,心理学是一个很神奇的科目,怡怡你也得好好学习,知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