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第2页)

 稷下学宫中的诸子百家各有优劣,但公认的是,儒家大多都行得正坐得直。

 在品行上几乎都无可挑剔,每一代的稷下学宫夫子,全部都是儒门的人担任。

 李青若有所思,眼神中闪过了一丝思索。

 “儒门的功法似乎都有一些精神上的要求,比如行正道,不可妄顾人命,不可姑息养奸等等。”

 “几乎完美贴合儒家修身、齐家、治天下的方向。”

 “诸子百家的修行方法,几乎全部和他们自身的道理相关。”

 “如果我要进入稷下学宫,最好是将令牌展示给儒门的人。”

 “必须要是修为高深的人,没有异化的儒门修士,这种人才会遵守规则戒律。”

 真正的儒门修士其实并不多,李青这几天也看到过几位。

 这些人几乎都是一身正气,每个人都有着一种标杆一样的感觉。

 看到这些人的时候,他就知道为什么儒门修士不多了。

 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真正遵守这些纪律,因为精神的戒律是最困难的。

 儒门能历代执掌稷下学宫,不是没有原因的。

 李青通过信息的收集,已经推导出了合适的方法,那就是光明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