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磨洋工


 从门口排队到走进库房这么会儿工夫,付宁的脑子里唰唰的过电影,所有跟辛亥革命有关系的历史知识都在往出蹦。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 

 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2月xx日宣统下诏退位,2月还是3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记不清楚了。 

 然后就没了! 

 脑子里就这些东西! 

 完全没有这段时间京城发生什么事情的记录啊! 

 打仗都打到京城边上来了?! 

 但不管他怎么想,现在也是形势比人强,这么多大刀在背后看着,他是一丁点儿出格的动作都不敢有。 

 等到他们这一组走进库房以后,他赶紧把注意力集中在地上摞着的箱子里。 

 那木头箱子特别长,付宁估摸着能有三米,里面是一种怪模怪样的武器。 

 说它是枪吧,也太长了,连着枪管、枪托得有两米多,旁边有人把它立起来了,付宁照量了照量,自已的身高也就将将到它的三分之二。 

 枪管壁特别厚,那黑洞洞的枪口都能塞进自已的拳头。 

 可你要说它是炮吧,它还有正经的枪托,有扳机。 

 这是个什么玩意儿? 

 他正好奇的看着呢,管库的兵丁拿手一指他,“那小子别发愣了,过来把抬枪抬出来!” 

 哦,这叫抬枪。 

 付宁跟另外一个人被点着走过去,两个人一头一尾站在箱子两头儿,抓住了一杆抬枪的两端,想把它抬出来。 

 好家伙,这玩意儿真沉呐! 

 “快点儿!你们俩没吃饭呐?!”兵丁不耐烦的催着他们。 

 他们俩也不敢说话,就这么抬着枪往一边儿走,跟上前面的队伍。 

 另一边排队领的是抬枪的子弹,或者叫弹丸更合适,圆圆的一颗,能有鸽子蛋那么大,但是拿在手里非常压手。 

 他们每人分到了一小箱,用绳子捆了正好背在后背上,付宁用肩膀掂了掂,估摸着超过三十斤了。 

 两个人抬一杆抬枪,再加上背上一箱子弹,这个负重初时觉得还好,走上一里地就觉得肩膀压得慌。 

 这还是付宁一直在干农活,尚且觉得有点儿费劲,他附近这几位每天就会喝茶、遛鸟的大爷,早就喘上了。 

 还没走到鼓楼呢,就有人坐地下不走了,“诶呀~~~,不行了!今天就是打死我,我也走不动了!呜~~~,我肩膀都压红了!” 

 押队的兵丁过来催了几趟,他都不动弹,越来越多的人跟他一样,坐在地上就不走了。 

 付宁跟他搭档的那个人,远远的也把肩膀上的抬枪放下,一边儿看着那边的形势,一边儿说着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