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小吴的产业(第2页)

 满院子的人就活了两个没在家的,他们是出门要账去了,赶上那一片隔离,被困在一个空院子里,要不是院里有棵黑枣树,他们能直接饿死。 

 好不容易回到家,一院子死人! 

 两个人都吓疯了,跑着去报了案,顺天府本来就被疫情弄得焦头烂额,哪儿有工夫管这些平民百姓的事儿啊。 

 两个差役来了一趟,门都没敢进,直接就报了个全家病亡,什么纠葛、什么欠账,都一边儿去,我说病亡就是病亡! 

 尸体还不能自已收拾,病死的都得火化,谁说话都不好使,塞钱?谢谢,我要命! 

 最后,这两个人只能带着一溜儿瓷罐子回了老家。 

 七婶本来身体就没养过来,一听说这个,当时就吐血了,直接晕过去好几天,醒过来就不认人了。 

 族里本来是想再找人到京城来接收这份产业,但是没人应。 

 话说朝阳门这两家碓坊也确实有些邪门儿,老吴掌柜的是死于非命,小吴要不是遇上付宁,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接手的七叔更是没得了善终。 

 这么一琢磨,更是没人来了,族长没办法,只能给在日本的吴清去信,问他这份产业怎么办。 

 小吴回信说,麻线胡同的连安是自已的结拜大哥,京城的一切都可以托付他全权处理。 

 于是,就有了他们面前的这封信。 

 两个人看完了信,感叹世事无常之外,就是奇怪,按说吴清应该给他们来个信啊,怎么也不通知一声儿呢! 

 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事儿? 

 付宁琢磨了一会儿,把大福叫过来了,让他回趟家,看看有没有信寄到那边去了。 

 果然,大福带着一封厚厚的信跑回来了,说是顺着门缝儿扔进去的。 

 “这个臭小子!说我是大哥,信都寄到你那里去,这亲疏远近也太明显了吧!”连安一边儿拆着信,一边儿抱怨。 

 这封信相比于吴国用的文绉绉,满篇都是大白话,看得出来,吴清的心情极不平静。 

 除了把事情又讲了一遍,还感叹了一下自已七叔,原本在老家也是个仗义疏财的君子,在京城待了几年,掉进钱眼儿里了,都不顾仁义道德了。 

 财帛动人心!财帛见人性! 

 他在信里跟连安说,朝阳门外的这两家碓坊就托付给他了,干什么都可以,唯独不能再放贷了。 

 现在他已经顺利进入东京大学的地质系,学习矿物资源勘察技术,再过两年就能毕业回国,到时候就是他报效国家的时候了。 

 信的末了,罗旭让他加了一句话,让连安给他们去个信报报平安,说一说京城的局势,同时让他们三个在国内的人都把脑袋低下来,海上的风雨大了眼看就要下到陆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