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报纸(第3页)

 “我当时听着那句话,再看看还什么都不懂的晚晚,你都不知道我那心情有多沉重,这么好的孩子,将来的好日子就只能指着熬成婆婆?!” 

 “过些年也是可以离婚的,你不用杞人忧天。” 

 付宁可不这么认为,不用说这个时代,再过大几十年,离婚如果不是双方配合,也是得要人半条命的事。 

 所以他才想要写点儿什么,肯定起不了什么决定性作用,在这个大部分女性没有经济来源的时代,只能是个铺垫,是个引子。 

 希望能在社会上引起些讨论,让大家脑子里有点儿概念:离婚并不是一件不光彩的坏事。 

 当然能挣点儿稿费就更好了。 

 连安放下面碗,又端起了自已的茶杯,掰着手指头给付宁分析,现在京城发行量最大的是《京报》,它是从邸报转变过来的,前门外有好几家报房印这个。 

 不过,京报的内容基本上就是“宫门抄”,再加上一些奏折和朱批,没有登过什么其他文章。 

 剩下的都是些小报,多一半都是广告,稿费就别想了,你这样没有名气的,人家肯收你的稿子就不错了。 

 南方的报纸多些,可也没有什么在京城大量发行的。 

 “哦,对了,还有一家。”连安一拍脑门,“天津的法租界有家《大公报》,是你们正红旗下的人办的,但是袁世凯当直隶总督的时候,严令报纸不许出租界,所以在京城发行量也小。” 

 就这些吗?付宁挺失望的,他还以为自已没准儿能掀起一场舆论狂潮呢,结果阵地都没有。 

 连大爷往椅子上一靠,“你写的这个东西啊,其实最适合上《京话日报》,它首创的演说专栏,可惜停刊好几年了,要说合适,《北京女报》也行,可惜它今年也停刊了,你这属于生不逢时。” 

 付宁被噎得都没话了,他也属实是没踩上点儿,“那京城里带字儿的东西什么卖的多啊?” 

 “除了京报,就是各个报房和书铺自已印的小唱本,都是话本子。” 

 “那我也写点儿小故事,后面缀上我这篇文章行不行?” 

 “那你是做梦,那些本子都是越香艳越好卖,你前面写才子佳人墙头会,后面论女人离婚的权力,你自已觉得合适吗?” 

 确实不合适! 

 还得找报纸。 

 连安从书房里翻出了几份旧报纸,付宁挨个儿翻看,《国民公报》、《大同报》、《进化报》…… 

 正看着,一份儿报纸塞在了他手里,“你看这个行吗?” 

 《正宗爱国报》? 

 听这名字也不太正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