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同志(第2页)

 对于这个,李大夫也很无奈,他刚刚回国不久,宣化地区也没有支部,什么都是从头开始,但是他相信共和的思想能够引起很多学生和青年军官的共鸣。 

 他的计划是以张家口为中心,辐射整个儿宣化地区,建立同盟会的支部,策反新军,积蓄力量,等到时机成熟,联合山西、直隶、绥远、热河的同志一起,直捣京畿之地,给满清朝廷最致命的一击。 

 看着他慷慨激昂的握着拳头,在这个小小的房间里描绘着革命宏图,付宁出奇的冷静,在这个计划里有军官、有士绅、有学生,都是指挥者、宣传者、支持者,却没有真正的参与者。 

 “李大夫,你前些日子从这里运走了一批莫辛纳甘,虽然数量不多,但你也是有渠道获得武器的,不用找我吧。” 

 “你知道是什么枪?果然是个行家。” 

 果然两个字引起了付宁的注意,看来这里面还有故事。 

 李大夫接着说:“我最开始听到你的名字并不是在慕寒这里,而是我们在新军中的一位同志,这批步枪也是他帮忙搞的,后来慕寒也提到了你,我觉得有两位同志的背书,你错不了!” 

 谁?付宁想了半天也想不起来自已还能在哪里跟同盟会有接触。 

 “刘俊生,你还记得他吗?” 

 刘俊生……有点儿印象,在哪儿听过来着? 

 天津!对!天津码头! 

 刘俊生是当时码头上的那个排长,还说让他去当个联络官来着,没想到他是同盟会的人! 

 “他几个月之前就被派到日本学习了,所以没有办法再帮我搞枪了,虽然我们现在手里还没有人,但是武器必须未雨绸缪,实在是得之不易!” 

 “你们就这么笃定我会上这艘船吗?我可是旗人!” 

 “不可能!”出声的是安晨冬,“我们在农事试验场刚认识的时候,你不是京师大学堂的学生吗?” 

 付宁没有回答他,而是紧紧盯着李飞仙,“你就这么肯定我连那点儿铁杆庄稼都不想要了吗?” 

 “革命必然会流血,当年六君子血染菜市口的时候就开始了,我们走上这条路为的是国家、是民族,每一个人都有流血牺牲的自觉!” 

 李飞仙反过来又问他:“你呢?真的会去检举吗?” 

 付宁郑重的摇了
摇头,“我对每一个为了国家而努力的人心存敬佩,我可以帮你引个线,能买到什么可不敢保证。” 

 付宁一点儿保票都不敢打,他虽然很感动,但还是觉得李大夫的计划太草率了,张家口驻扎的察哈尔都统署,可不是他原先点卯时遇到的那些旗下大爷。 

 李飞仙得到了自已想要的答案,自然兴奋不已,催着问什么时候可以去,安晨冬插了一句话,说是怎么也得等到玉米收获之后,把实验数据都记录齐整了,大家安心回京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