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果子园

 过了清明,天气是一天比一天暖和,比付宁早回京城的大有上门来请他,说是庄子那边都准备好了,问什么时候过去看看。 

 那当然是越早越好,付宁又对着跟安晨冬一起制订的种植计划、面积、间隔等等,细细算了一遍,把种子又核对了一遍,两个人就坐着马车奔宣化了。 

 跟着他们两个一起去的除了一个赶车的车夫,还有安府的一个管事的,马车后面牵着付宁的小骡车,他把这个庄子的事情做完还得去赵家庄,没有个交通工具真是不方便。 

 不得不说,跟着人家出门就是比他自已单打独斗舒服多了,在哪儿打尖,在哪儿住店都是安排好的。 

 路上那个管事的还指着沿途的村镇、古迹给他们讲解,恍惚间付宁觉得自已像是报了个旅行团,一路都是游山玩水的放松感。 

 跟去赵家庄的路不同,出了居庸关他们便向着宣化府相对平缓的地带前进了,从起伏的群山里挣脱出来的时候,付宁真的是感到了天地宽广。 

 管事的姓王,三十多岁,家里几辈子都是在安老夫人的娘家干活,他是陪嫁到安府的,宣化这边的事情都是他在处理,这次是特地跟着他们出来的。 

 王哥用手虚虚一指,让付宁往远处看,“那边就是正在修的铁路,听说都开始铺那个铁轨了,据说等到明年咱们就不用赶着马车来了。” 

 付宁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隐隐约约只能看见不少人,具体工地的情况是看不清楚的,但他知道这条京张铁路修的是非常不容易的。 

 这里地质条件非常复杂,预算还有限,英国和德国的公司都盯着呢,但凡有一点儿不确定,他们就准备接手。 

 可是这条中国人自已设计修建的铁路就在他们狼一样的目光底下,一点一点的修出来了,不仅在设计上无懈可击,还比预算的金额节省了不少银子,这块肥肉他们算是没有吃到。 

 离开铁路工地又走了半天,一条大河从付宁眼前汩汩流淌向东,王管事指着河上的桥说:“到了,过了这条河就是咱们家的庄子了。” 

 这座桥既不是石桥,也不是铁桥,它的桥墩是一个个用铁丝网围成的圆柱,里面填满了大石头,桥面上铺的是一条一条的木板,两边也没有栏杆,马车从桥上一过,付宁觉得整个桥面都在一起颤悠。 

 他忍不住回头看着自已的骡车,生怕那骡子一脚踏空了,再带着他的车掉到河里去。 

 王哥看着他,又回头看了看骡子,笑呵呵的说:“不用担心,那牲口都灵着呢,掉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