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南域局势

 “陛下,诏书已经写好了。” 

 蒋琬让中书舍人将两份诏书呈了上来。 

 这是关于张仲景和马钧二人的诏书。 

 是李承泽让蒋琬提前草拟的。 

 张仲景虽然做过太守,但他对于政事的敏感度和兴趣都不大,他最多就是教授军医,制作丹药提供军队。 

 在李承泽封他为太医署太医令后, 

 张仲景就告退带着李承泽给他想丹方去太医署找吴普去了。 

 之后李承泽打算给他专门建立一个跟中洲药师塔一样的建筑,并让张仲景就职。 

 不过目前只是新建了一个文件夹, 

 连名字都没有想好。 

 李承泽对马钧也有特殊安排,直接封他为少府监监正,掌百工技巧之事。 

 第一件事是着手修建神机阁,大致就等于钦天监的观星楼,地址就在观星楼旁边。 

 诸葛亮从神机阁传承中,其中的图纸就包括神机阁的建筑设计图。 

 样式有点像城堡,是一栋三层的连片建筑,其本身也兼具防御功能,在各个地方会放置自动攻击武器装置。 

 当然,这些就不是很重要了,可以不用配备,以免伤了自已人。 

 神机阁和观星楼建在一起,首先护卫就不用那么麻烦,可以一人打两份工,在最前面确认是到神机阁还是去观星楼的。 

 最重要的是,也好让诸葛亮与马钧,以及将来也出现的鲁班、张衡、杜诗、祖冲之等人多多交流。 

 目前马钧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发明创造,并且根据诸葛亮从神机阁得到的图纸进行改良制作。 

 确实是改良,像神机阁虽然开始研制四轮车,但论四轮车,怎么可能比得过经历过现代社会的李承泽。 

 兰博基尼、法拉利、帕加尼、迈凯轮和布加迪威龙了解一下,所以李承泽才说四轮车这玩意是赚钱用的。 

 但目前最主要的任务还是研制列车和农具,一个用于交通和运输,一个用于大规模农业。 

 马钧虽然是个科技人才,发明家,但他的发明可用于军事和农事,于军事、于农业都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