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问鼎阁(第2页)

 李建业低声自言自语着。 

 “这件事挑唆的是太子、老二和老三,但也不排除是他们自已的安排,让人去查查。” 

 “遵命。” 

 近来前线捷报频传,入宫到御书房面圣的大臣不少。 

 “陛下,真是虎父无犬子啊!” 

 ... 

 “没错,不愧是陛下的孩子,有几分陛下当年的风范!” 

 李建业笑着全盘收下了这些个夸夸。 

 嘴角根本就下不来。 

 毕竟他们嘴太甜,顺带连他也夸了。 

 不少大臣心中暗叹,他们这会才反应过来,其实李承泽才是最像李建业的那一个。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但他们现在还是要静观其变,毕竟李建业尚未表态。 

 “前线的战事应该快结束了,赵孟丞和秦百炼他们这次打的是突袭,没办法维持太久。” 

 “这是老三前段日子递上来的武将官职,你们看看,加上这次战事,讨论出来一个赏赐呈上来。” 

 宰辅狄南从李建业的手中双手接过。 

 大致扫了一眼,狄南就明白了。 

 这是一套比大乾现在使用的军制更加规范的武将晋升通道。 

 从最低的十夫长、百夫长、都尉、校尉...到杂号,重号和三公将军,是很完整的一套武将晋升体系。 

 这是李承泽之前和吕布重新排出来的,使用的是东汉末年和三国用的那套,校尉品级并不高。 

 还规定了每一个品级的将领能领多少兵马,最低品级的将领都尉可领军一千人。 

 其中四方、四征、四镇、四安、四平是狄南认为排得最好的。 

 还有大量的杂号将军跟菜市场一样任君挑选,可以有效缓解大部分将领的尴尬现状。 

 就比如纪虎和熊罡。 

 堂堂两个五气朝元境,尽管被人叫做将军,职位却是秦百炼的副将。 

 狄南本来只是打算扫一眼,不知不觉就沉浸其中,这时候他才发现身边围了一大群人,都是在看这份武将官职的。 

 李承泽一直觉得大乾王朝有一点很不错,文官和武官不说和睦相处,至少是不打架的。 

 大概是因为文官也需要修炼,加上大乾以武立国,文官们很清楚大乾如今有这份基业,更多靠的是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