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西川名将张任!睚眦必报法孝直!(第2页)

 吴懿,是东州派最后一个投降的人。

 反倒是益州本地的黄权、王累、严颜、彭恙等人,大多不愿投降。

 但胳膊拧不过大腿。

 没了张松之后,益州本地人既没有统一领导,又遭受东州派背刺。

 结局好的,像是黄权这种,被法正劝降,引为“忠臣典范”,起到表率作用,仍旧被任用。

 结局中等的,像是严颜这种,虽留下了义释严颜的佳话。

 但汉中之战的战绩并不存在,同时他也不是黄忠的副将,没有任何参战记录,算是被彻底雪藏。

 结局不好的,像是王累张任,一个坠城而死,一个宁死不屈。

 总导演法正,顺利登上东州派首领的宝座,权势足以与诸葛亮分庭抗礼,甚至更胜一筹。

 可惜,法正在220年,也就是汉中之战结束的一年后,不幸去世。

 李严接替了法正留下的权势,又利用“刘封事件”把孟达踢出局。

 惊恐万分的孟达,无奈之下只能投魏,自此之后进化为超级墙头草。

 既与诸葛亮有勾结,又与司马懿有勾结,还和陆逊有书信往来。

 但这一切,都是法正去世后才会出现的局面。

 若是法正还活着,一切都会不一样。

 孟达不会投魏,刘备伐吴大概率会被直接劝阻。

 这也正是为何诸葛亮说“若法孝直还在,定能劝住主公”的原因。

 法正活着,李严只能是法正的副手,是东州派二当家。

 白帝城托孤“两重臣”,也会变成诸葛亮和法正,而非诸葛亮李严。

 甚至,就连主导北伐的人,说不定都是法正而非诸葛亮。

 毕竟,真论战场经验,同时期的法正远超诸葛亮。

 此刻,见证了张松的陨落,法正朝着张松的院门口鞠了一躬,转身离去。

 睚眦必报,是法正对张松的回应。

 恍惚间,他好似听到了张松骂他的回响。

 但对此,法正只是微微一笑。

 成王败寇,哪怕张松以前咖位再高,现在也只是个死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