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此事易耳!(第3页)

 若是科举之事,在考牌上言明此人乃是官学夫子,无形之中,就是加分项啊,这种诱惑,谁能挡得住?

 可以想见,到时候,就算官学给的俸银再低,都有秀才或者童生,挤破了脑袋都想要进来当夫子。

 沈文不由的一脸诧异的看着唐寅。

 这小子,年纪轻轻,脑子是怎么想的,竟然如此高明?

 庄墨寒将唐寅的话,也一一记录下来,随后不由笑道。

 “今日不虚此行,甚好,甚好!”

 老庄显然很是高兴,既然知道了官学的病症,只要对症下药,他相信,很快,官学便能重新开起来。

 沈文看着兴奋的庄墨寒,脸上却是浮现出一丝忧色。

 庄墨寒见状,不由笑着问道。

 “怎么,你觉得老夫做不到?”

 沈文闻言,连忙朝着庄墨寒躬身一礼。

 “非也,下官自然相信阁老,”

 “只不过......!”

 庄墨寒闻言,顿时一愣。

 “只不过什么?”

 沈文张了张嘴,却是半天也没说出话来。

 唐寅见状,不由笑道。

 “庄师,沈训导的意思是,官学最大的问题,尚未解决!”

 庄墨寒顿时满脸疑惑的转向沈文。

 沈文则是讶异的看了唐寅一眼,咬了咬牙,这才说道。

 “唐大人所言不错,”

 “下官所提的四错,只要朝廷上下一心,皆能解决,”

 “然而,官学也并非对所有人都有利......!”

 沈文虽然没有说完,但是庄墨寒却是知道他的意思。

 无论是招生,招老师,还是学堂修缮,舆论引导,这些漏洞,都只是表面的问题。

 只要慢慢摸索,总能找到解决办法。

 官学最大的问题是,读书的普及,使得原有的读书人,既得利益者,他们会坚决反对这样的官学形势,所以在许多地方都会加以阻挠。

 这也是江浙总督府,遭遇两家书院以及众多名人大儒围攻的原因。

 对于这个问题,唐寅却是胸有成竹,不由笑道。

 “庄师,此事易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