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断句式理论(第2页)

 顷刻间,热闹的江浙总督府外,便安静了下来。

 唐寅和宗泽的辩论,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顿时在读书人之中,掀起了一股狂潮。

 尤其是对于那些夫子们,更是不亚于一场文学革命。

 对于圣人之人言的释义,众说纷纭,一般夫子都是按照出名的大儒所释义的理论教导学生。

 然而,唐寅的五个断句,却是打破了原有的模式。

 比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

 原意:腐朽的木头不可以雕刻;粪土打的墙不可以粉刷。本是批评的话,

 然而,若是用上唐寅的释义方法,就变成。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

 变意:腐朽的木头不能用,就雕刻它;粪土打的墙不好看,就粉刷它。

 同样一句话,经过小小的改变,就从批评语气变成了教育引导。

 类似这样圣人之言,还有许多!

 尼玛,这还不乱套了?

 唐寅的断句式理论,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到整个大明的每一处角落。

 有读书人对此破口大骂,认为他在搞乱自古以来的教学方式。

 也有人对唐寅的方式,表达了认可,认为圣人之言,本就有许多解释,不应该一成不变。

 各处学堂,书院,国子监,顿时吵翻了天。

 这样的思想,也很快席卷到了京城,蔓延到了朝堂。

 天佑皇帝刚刚回京,就收到不少弹劾唐寅的折子,直言唐寅胡说八道,祸乱圣学。

 天佑皇帝看的那叫一个懵逼,连忙唤来郑老太监,询问具体情况。

 郑老太监匆匆离去,半个时辰后,这才赶了回来,将当日发生的事情,事无巨细的汇报。

 天佑皇帝原本懒洋洋的态度,立马认真了起来,直到听完前因后果,这才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那小子,果然在哪都不安生,”

 “唔,一句圣人之言,竟然有五种解法,”

 “朕倒是喜欢第二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百姓不明其理,便教他们明理,此言大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