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回金陵见太子

得到唐寅的肯定,玉娘和黄坚,顿时又惊又喜。

 青阳县的百姓,人人都是熟练的纺织工。

 然而,这么多年来,都是被官府和布商压榨的对象,强制征收布匹。

 辛苦一月,那点工钱,也就只能勉强糊口。

 然而,唐寅的政策就不一样了,不仅来去自由,得到的工钱也是以前的数倍。

 想到这里,黄坚忍不住问道。

 “县令大人,青阳织坊,就只要一万人吗? ”

 唐寅呵呵一笑。

 “青阳三万青壮,本官不会不管的,”

 “青阳织坊,初期只要一万,待商贸打通之后,恐怕三万人都不够!”

 听到这话,玉娘不由白了丈夫一眼。

 黄坚这人,性子直,但是也容易得罪人。

 玉娘歉意的看了唐寅一眼。

 唐寅不在意的摆了摆手,对于他来说,他看中的是玉娘的能力。

 这娘们,有头脑,有技术,还有情商,是青阳织坊最佳的技术顾问。

 聪明人行事,只要一个眼神,就能知道对方的心思。

 玉娘见状,站起身来,再次来到那纺车前,轻轻摇动上面的手柄。

 “大人这纺车,确实不玉娘的脚踏纺车要好,”

 “不过,三节锭子,却是有些不合时宜!”

 玉娘指着纺车头上相悬的三节锭子,轻轻说道。

 “此处三节,应安小管于上,以所谓锭子错缀管中......!”

 大意就是,纺车头部件的三节锭子,需要安装三节小管子,把锭子交错安装在管子里。

 玉娘一一指出这辆纺车的不足。

 唐寅听后,顿时欣慰的笑了起来。

 这玩意,他就只是了解过大概,然后照猫画虎的弄了出来。

 经过试验之后,确实用不了,这才想着让玉娘来看看。

 果然,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唐寅认真的听着玉娘的解释,一一记下,随后让老方找木匠,进行整改。

 ......

 三锭脚踏纺车,在玉娘的指导下,逐渐完善。

 青阳县内,也是好事连连。

 很快,县衙再次出了公告,需要招募一万名纺织工,月俸一两银子,有意愿的皆可在县衙报名。

 一两银子,就意味着,一个人可以养活一家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