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天灾占一成,人祸占九成

 一路尾随那群苦力,沿着运河往东走去。 

 大约走了二里路,便来到一处河滩上。 

 两人往河滩看去,赵睿脸上的表情,顿时就不自然了起来。 

 只见河滩上,大大小小,搭建了数十个简陋的茅草屋。 

 唐寅见状,拉着赵睿往河滩走去。 

 身旁的斗笠汉子,想要阻止,不过最终还是跺了跺脚,跟了上去,只是脸上神情更加严肃,满脸警惕的盯着路过的人群。 

 一路上,唐寅和赵睿都没有说话,静静的看着眼前的场景。 

 随着苦力们回来,茅草屋里的人,纷纷走了出来,眼神期待的看着他们。 

 有老人有小孩,还有妇人,他们都有一个特点,衣衫褴褛,身形消瘦,一看就是长期的营养不良。 

 这些苦力,都是一家的顶梁柱,带来的烧饼,就是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然而,就这个小河滩上,挤了上百人,数十个家庭。 

 十几名苦力带来的烧饼,也只能养活他们自己的家小。 

 不少人,都眼巴巴的看着那些苦力的家小,吃着香喷喷的烧饼,眼中流露出羡慕之色。 

 而剩下几乎有大半的家庭,没有苦力带来的烧饼,就只能吃难以下咽的野菜,甚至连野菜都没得吃,只能喝水充饥。 

 真实又残忍的一幕,看的赵睿身子不停的发抖,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唐兄,这些是什么人?” 

 唐寅脸色也有些难看。 

 “据闻,是北地来的流民,” 

 “据闻?” 

 赵睿不可置信的看向唐寅。 

 唐寅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其实,我也只是听江兄家里孙管事说的,” 

 “他说,去岁北地干旱,有一批流民到了京城,就在码头上讨食吃,” 

 “像这样的河滩,这一带,还有不少,少说有上万人。” 

 “人多活少,即便码头一日的工钱,只有十文,都有人趋之若鹜,卖力干活,只为养活家里的老小。” 

 赵睿闻言,目光转向那些喝水充饥的流民,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这些流民只有上万之数,说明灾情不是很严重,都已经这么凄惨了。 

 而他曾经看过一份朝廷的奏报,足足有数十万的流民,那得是什么场景? 

 一时间,赵睿不敢想象。 

 难怪唐寅说,能够有个卖苦力的机会,已经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