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钱生钱,方是生财之道(第3页)

 “钱生钱,方是生财之道,” 

 “以百两为例,钱庄收一百两,一年给息二两,放贷七两,如此一来,一年钱庄就能赚五两,” 

 “若是将这个数字扩大,一万万两,就是五百万两的盈利。” 

 “因此,钱庄收到钱,户部尽管拿去用便是,五百万两的亏空,一年便赚回来了。” 

 金融这种东西,很复杂,唐寅也没有具体的细说。 

 只是抛出低吸高抛的理论。 

 以朝廷的信誉和给利息的噱头,吸纳百姓来存银子,再高息放贷给商人,从中牟利,这是银行最基本的赚钱策略。 

 庄墨寒提出的五百万两,按照唐寅的设想,光是京城一地,就能实现,太小儿科了。 

 其实,银行真正核心是发行银票,那才是国家操控银钱的最强手段。 

 可以说,只要朝廷控制了钱庄,想要多少钱就有多少钱。 

 当然,这里面还需要控制,否则超发滥发,就像老朱的宝钞一样,完全成为敛财的工具。 

 按照后世的经验,只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发行银票,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朝廷不仅有大把的钱能用,还能控制银钱的流通。 

 到时候,朝廷什么都不用干,就能有源源不断的钱。 

 这个钱,还能发放到其他的国家去,赚其他国家的钱,薅其他国家的羊毛。 

 唐寅的话,顿时又让两人陷入沉默。 

 这不是就民间放贷的方式吗? 

 不过,转念一想,朝廷开设钱庄,不仅百姓实惠,商人也能得实惠。 

 因为现在市面上借钱的利息,远远高于七这个数字。 

 普遍的,民间借一百两银子,一年都要十两以上的利息,这还算是良心的,就出十三归的那种,才叫包藏祸心。 

 得出这个结论,庄墨寒眼睛一亮,顿时一拍桌子。 

 “小子,你安心备考,殿试之后,便来户部,老夫罩着你!” 

 唐寅闻言,不由扯了扯嘴角。 

 “尼玛,谁特么要你罩着?” 

 不过转念一想,到户部也不错,跟钱打交道,有利于身心愉悦。 

 更重要的是,有老庄在上面顶着,自己也悠闲些。 

 两人顿时相视一笑,各自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