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老谋深算,楚首辅(第2页)

 来的都是各部大佬,官职最低的都是侍郎,些许沉稳还是有的。 

 众人闻言,也都纷纷安静下来。 

 又过了一盏茶的时间,礼部尚书吕子章才匆匆赶来。 

 他刚出贡院,交完差事,在家还没待上片刻,便被楚首辅请了过来。 

 “吕大人,那个唐寅是怎么回事?” 

 吕子章一来,所有官员便七嘴八舌的问上了。 

 直到楚首辅咳嗽一声,这才停了下来。 

 吕尚书急忙从人群中走出,来到楚首辅身前。 

 “首辅大人,下官怀疑,那个唐寅是庄阁老的人,国债便出自他手。” 

 此言一出,一众大佬们,纷纷议论了起来。 

 老庄回归朝堂之后,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国债。 

 国债,虽然发行不多,但是这种手段新颖有效。 

 初时,众人还没察觉到其中的好处,事后,越想越觉得,这种敛财方式极其高明。 

 朝廷每年,也会出台许多政策,但是少有的能够让所有人都满意。 

 国债这东西,确实能够让所有人都满意。 

 解决了大军的粮饷,陛下满意了,朝臣满意了,边疆的军民也满意,那些卖国债的人,有稳定的收益,也满意,皆大欢喜。 

 能够做到这一步,可见这个政策的牛逼。 

 楚首辅闻言,脸色也是一变。 

 原以为这项政策出自庄墨寒,若真的出自唐寅,那就太可怕了。 

 唐寅今年也才十七岁,这么年轻,办事就这么老道,关键是这份奇思妙想,这样的才能,正是朝廷现在的官员所欠缺的。 

 一时间,楚首辅对唐寅大感兴趣。 

 然而,吕尚书接下来的话,却是让他捉摸不定起来。 

 “首辅大人,会试策论的题目,是陛下亲自拟定,那唐寅......他要建立朝廷的钱庄!” 

 这话一出,一众大佬皆惊,心思急动。 

 钱庄,在大明不少,这里面的利益普通百姓不知道,他们却是再清楚不过了。 

 在场的官员,那个家里没有这项业务? 

 即便没有,也有与之相关的人。 

 若是朝廷真的开设钱庄,私人钱庄,必然被挤压的没有空间。 

 这也是百官弹劾唐寅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