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令人激动的策论(第2页)

 说罢,李令月不再停留,拉开房门,大步走出了院子,消失在夜色之中。 

 看着李令月逐渐消失的身影,唐寅不由扯了扯嘴角。 

 “就算自己想错了,也不用生气吧?” 

 ...... 

 一夜无话。 

 会试第三场,按时进行。 

 依旧是搜检,验身,取考牌。 

 会试三场中,第一场是最重要的,其他两场,重要性远不如第一场。 

 所以一众考生,都是神色轻松的等待着进场。 

 唐寅却是满怀心事的想着,昨晚李令月说的话。 

 这娘们,说变就变,真是女人心海底针。 

 就算是女中豪杰,巾帼英雄一样的人物,也跳不开这个天性。 

 摇了摇头,唐寅甩开脑海里的想法。 

 取过考牌后,来到自己的考棚,等待正式开考。 

 第三场内容也很简单,经史策五道。 

 前面四道经史题,都没有出格,与往年无异,考生们,能够成为举人,都有一定的水平,都能轻松应对。 

 唐寅也循规蹈矩的写完前面四道题。 

 到得最后一道策论题的时候,唐寅一看,不由得一愣。 

 “民不加赋而国用足,何如?” 

 题意为:怎么做到不给百姓加赋税,而国家有钱花? 

 简单粗暴加直接。 

 这道题一出,一众考生的表情纷纷如唐寅一样,愣住了。 

 倒不是这道题他们不知道,而是太熟悉了。 

 自从大名建国以来,就有不少人在讨论,如何在不给百姓加赋税的情况下,维持朝廷的运转,增加国库的收入。 

 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足以载入史册,流传千秋。 

 然而,这就是个伪命题。 

 大名的税赋支出,百分之九十都是靠的百姓税赋。 

 曾经也有人尝试着进行改革,比如增加商税,开田均赋等,但是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反而,朝廷国库日渐消瘦,到得现在几乎快空了。 

 不过,愣神之后,考生们顿时兴奋了起来。 

 “呜呼,这届的考题,终于问到点子上了。” 

 读书人最强的是什么? 

 那必然是嘴炮啊! 

 什么样的题目,能发挥他们的热情? 

 那必然是千古难解的题目啊! 

 朝廷都经常议论的事情,读书人,自然也经常研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