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对策(一)
4个人正准备散去,各自去通知委员们来议事,高建国忽然又说道“刚刚说道百姓愚昧,与识字率有很大关系,虽然不是全部,但很重要,眼下我们要想办法抓紧提高识字率”。
“那不是你跟你岳父王老伯在弄吗,还有几个书办,特别那个姓陈的,听说你们已经把他用起来了”王涛接道。
高建国摇了摇头道“岳父年事已高,已退出了委员会...议政会,我这边虽然有心教化,但是人手一直不足,最麻烦的是,我们不是在教汉民,是在教化黎民,黎民中原本并无多少识字之人,比例比汉民低得多,而且其习俗又与中原多有不同,所以,教化起来很是费力”。
“你岳父多大年龄,不到50吧,这就年事已高了,哈哈”黄文斌笑道,“老黄,你是不知道,这古代社会,平均寿命连40都不到,古代男子,30就要称老夫了,50,算不算年事已高呢”高建国板着脸回了一句。
吴海军连连点头道“确实,我们来这方世界也有快8年了,眼看也要奔三了,高哥明年就要虚30了”,高建国笑了笑道“唉,艰苦奋斗近8年,总算活下来了,将来跟兄弟们想必还有一番作为,总算没有虚度韶华哦,呵呵”。
“我看,先在军中提高识字率吧”王涛说道,几个人连连点头,是啊,如今教化和建设以及商贸什么的,都还不是最要紧的事,武装斗争,已经越来越成为排在第一位的要务了,毕竟,随着逐步的发展壮大,他们面对的威胁也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了。
“你们不是已经在想办法了吗,军中说是开办了不少识字班,我们的那些监军,都是些读书人,原本就是书办或佐吏啊”高建国问道,
“唉,别说了,高哥,你的那些教化方案,本是对着大众来的,而且需要很长时间的太平时期才能逐步实现,可军队是什么地方,眼下不是练兵就是打仗,很可能不久就要开始打大仗了,那种教化,对军队来说,还是太慢”吴海军回道。
“那怎么办,你们想到什么办法了吗”高建国又问道,王涛点了点头道“高哥,你刚才说到先要想办法提高识字率,我觉得这才是当务之急,认识几个字,才知道我们在说什么,也才能大概了解我们想干什么,这才有建立一支新型军队的基础;
所以,我想,就别在军中开那些教化识字班了,直接让监军们弄些纸张,一张纸写个把字就好了,可以写大点,然后贴或绑在士兵的前胸后背,每个人都可以看见,练兵的时候也能边操练边学习,打仗的间隙也可以这么做,除了正在打仗的时候;
然后每天换一下,一个月下来起码也能识几十个字,然后由监军们考一下,不行就下个月继续认那几十个字,行的话下个月再换一些字,这种办法,我觉得更适应军中情况”。
几个人都连连点头,高建国笑着说道“哈哈,阿涛办法不错哦,我就说嘛,哪有活人被尿憋死的道理,那这事,就交给王涛、海军、张文灿和齐孟平,如何”,众人都一致同意了。
自从伍氏道、刘德富、杨六郎等人走后,军中职务已重新作了划分,王涛和吴海军都已自称千户,同时兼任战兵和预备兵的监军,张文灿任战兵的副千户兼副监军,齐孟平是预备兵的副监军。
预备兵目前还没设副千户,原本最合适的人选是王大义,但考虑到他年纪最大,8年前就是20好几的人了,委员会的几个主要成员都认为他年纪太大,于是只好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