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三家同谋,大棋开盘(第3页)

 说起崔琰其人,其实也是袁绍麾下重臣之一,出自清河崔氏。 

 为人刚正不阿,颇为俊美,风采高雅,历史上乃因涉险讽刺曹操,而遭下狱赐死。 

 他这一次南下,是奉袁绍之令交好刘备,没想到刘璋使者也在。 

 不知道是不是刘备故意为之,两个使者都住在同一馆舍。 

 崔琰见刘璋使者也在,索性主动前来拜访,与张松交谈两日,方才知晓刘备有意和刘璋联合进军。 

 知道此事之后,崔琰不由暗忖刘备现在势力强劲,若能说服两家协力,他们趁乱偷袭,曹操何愁不败? 

 又听张松还在犹豫要不要应下,他便直接对张松劝解道: 

 “今刘征东意欲迎天子南下,此乃一心为公。” 

 “刘益州即为汉室宗亲,理当助力将军行事。” 

 “若是贵军愿意与刘征东联合,我军也当从旁相助一臂之力!” 

 “如此我三家合军,曹贼亡故,指日可待矣!” 

 张松听得此言,只觉和自己的目的南辕北辙,但又不好回绝,只得应诺。 

 可他细细一想,又觉得这般单纯应诺不是个办法。 

 想来想去,他找到了秦瑱旁敲侧击,询问刘备有没有夺取西川之意。 

 秦瑱见他主动找上门,就知道张松提前叛变了。 

 现在与历史上的张松献西川,相差了十来年。 

 但没想到张松还是起心准备将西川献给刘备。 

 眼见历史惯性如此强大,他便对张松笑语道: 

 “公欲弃暗投明之心,某已明之,然则眼下非动兵时!” 

 “如今天子不在,妄自动兵,乃伤大义之举!” 

 “唯有先迎天子,大义在手,方可收回故土。” 

 “先生现在即有此心,何不静待来日从之大义?” 

 他这话几乎已经挑明,张松如何还不知其人之意。 

 合着刘备不是不准备对益州动手,只是时机还不到。 

 需要等到刘备彻底掌控大义之后,才会对刘璋动手。 

 而秦瑱之言就是在暗示他,先顺着他们的军略,来日再听从命令行事! 

 如此得了秦瑱之语,张松便将心放回了肚子里。 

 次日刘备再次开宴,其人便答应回去说服刘璋协同进军。 

 刘备见之大喜,再度下令款待其人与崔琰,如此数日,便将两方使者送回。 

 临行之前,崔琰自觉得了密报,匆匆而去,独有张松依依不舍。 

 见得刘备亲自相送,索性调转马头朝着刘备一拜道: 

 “实非某卖主求荣,只因见得明主,不得已如此!” 

 “刘季玉虽有益州之地,禀性暗弱,不能任贤用能;” 

 “加之张鲁在北,时思侵犯;人心离散,思得明主。” 

 “今见明公,此心已属,明公来日果有取西川之意,松愿施犬马之劳!” 

 刘备见他一脸真诚,心中亦是感动,执着他手道: 

 “今不喜得此言,但喜得子乔之心,若有其日,必当厚报!” 

 子乔,乃是张松的字,永年是为演义中的谬误。 

 此时听得刘备此语,张松差点直接下拜呼唤主公了。 

 可由于远处还有随从看着,他只得礼毕后策马而去。 

 至此,两家使者纷纷离去,一场针对曹操的大棋正式开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