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沮授之谋,曹昂主事(第2页)

 面对此事,郭嘉等人互相看了看,脸上都是一阵凝重之色。 

 他们这些当谋士的,最怕的事情就是无人主事! 

 假如现在曹操真的出了事情,那他们现在也没有什么好计策。 
 但眼见曹昂问计,郭嘉当即便对其谏言道: 

 “为今之计,可唤马孟起前来问起缘故。” 

 “探明主公现在何处,尽快令人搜寻主公踪迹!” 

 但曹昂闻得此言,却是一脸哀叹之色道: 

 “此事小子已然问过孟起兄,并无所获。” 

 “只知父亲遁入林中,而后便不知所踪。” 

 “如今东郡皆是敌军营寨,我能即便想搜寻,恐也难以行事!” 

 “话虽如此,亦当竭尽全力,不负主公之托!” 

 郭嘉站了起来,神情有些激动的对曹昂道: 

 “现在我军本就劣势,若不能寻到主公主事,只需数日我军必乱!” 

 曹昂见他这般,便是一阵无奈,只得点了点头。 

 可这时荀攸却在一旁摇了摇头,看着郭嘉道: 

 “奉孝休要如此相逼,主公失踪,公子比我等更急。” 

 “若非无奈,公子又岂会不尽力寻之?” 

 郭嘉听得此言,自知失态,便忙冲着曹昂告罪。 

 曹昂见状,自是不在意的一叹,摆了摆手道: 

 “吾知先生关心我父安危,然则昂虽有心,却也无可奈何!” 

 这般解释了一句,他便看向了一旁的贾诩道: 

 “父亲曾谓我语,先生智计了得,绝境之中常有妙计!” 

 “不知以现在之势,先生又有何计教我?” 

 要说曹昂在秦瑱手下学到了什么东西,那就只有两点。 

 第一,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他都不能慌乱。 

 第二,要有自知之明,知人善任,多听取别人意见。 

 曹昂虽然没有老曹的霸气,但却将这些话谨记于心。 

 他知道自己想不到什么好办法,于是便将希望放到这三个谋士身上。 

 而对于贾诩其人,曹操告诫过他,不论其人怎么推辞,都要逼着这人给办法! 

 因为贾诩不同于荀攸等人,这人极善明哲保身。 

 很多时候明明有计策,贾诩也不会明着说出来。 

 所以必须要提问,让贾诩来说出其人的想法! 

 此时面对他的问话,贾诩的神情却是那副万年不动之相: 

 “在下属实没有妙计,但拙计却有一则!” 

 “就怕公子不愿行之,还是不说为妙!” 

 曹昂听得此言,不由一阵苦笑,心说这老头子果如他爹所说那般。 

 要说计策,往往没有什么妙计,大多都是‘拙计’! 

 这拙计可不是谦虚之语,而是代表其中有什么忌讳! 

 不过现在这个情况,即便有什么忌讳,他也得问个清楚。 

 “不管拙计妙计,只要先生肯言,在下便愿行事!” 

 说到此处,他便对着贾诩恭敬的一拜,以表敬意。 

 贾诩看他这一系列动作,不由暗自点头,沉吟片刻才道: 

 “若依在下之见,眼下曹公不在营中,我等隐瞒,只会将校之心动摇!” 

 “而袁绍军昨日既然围困主公,多半也知曹公还未归返。” 

 “故,敌军谋士或许以此设谋,谎称曹公已死,来乱我军心。” 

 “既是如此,公子不妨提前宣称曹公已死,带领兵马后撤!” 

 “袁绍见之,必然来追,我军只需埋伏道中,可保大败袁绍!” 

 “如此一来,公子便可以功立身,稳住大局,徐徐图之!” 

 如此一番言罢,他便不在多言,静待曹昂回复。 

 而他这个计策之所以自称拙计,就是因为现在还不知道曹操生死! 

 曹昂没收到消息,就谎称曹操已死,这算是不孝。 

 但这种做法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让曹昂提前上岗! 

 这样,即便日后真传来曹操死讯,曹昂也可以稳住大局。 

 关键就在于曹昂能否凭借自己能力,稳住现在曹军大势! 

 听罢贾诩之言,曹昂嘴角又泛起了一阵苦笑。 

 让他谎称自己父亲已死,这不是让他犯禁么? 

 怪不得他爹对贾诩这个人私下里都是又爱又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