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将相无能,一日陷城

 在汉末之时,交州可谓是最没存在感的一个大州,就连三国演义也没怎么提及。 

 但也因为这里毫无存在感,故而保持了相当久的和平。 

 这不仅使得大量人口向交州迁移,还有不少人才也南下此地。 

 而薛综就是其中之一,其人本为沛郡望族,先祖便是齐国孟尝君田文。 

 后因田氏封于薛国,便都改为薛姓,世代为官,属于当地大姓。 

 然则随着黄巾之乱到来,薛家便举家迁移至交州之地。 

 在原本历程中,赤壁之战后,随士燮归附孙权,出任合浦、交阯二郡太守。 

 后来屡次劝谏孙权,官至太子少傅,乃是吴国名臣之一。 

 不过此时的薛综尚是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奉张津之令来到秦瑱营中出使。 

 本来秦瑱是不想见张津使者的,但一听是薛综,便让他入了营中。 

 薛综一入营中,自是连忙见礼,不料秦瑱却是摆手道: 

 “先生不必多礼,吾本不欲见张津此贼使者,乃因敬先生出于名门,方才肯首一见!” 

 “客套之语不必多言,只管说明来意即可!” 

 薛综自是第一次见秦瑱,虽说地处偏远之地,但还是对秦瑱有所耳闻。 

 他知道秦瑱是刘备麾下高官,亦是此战的统帅。 

 见其如此年轻,他正想夸赞几句,但没想到秦瑱会如此务实。 

 犹豫了片刻,他索性便再度朝着秦瑱一拜道: 

 “既是君侯快人快语,在下自不当言他物。” 

 “不瞒君侯,此番在下前来,乃为询问君侯为何领兵至此!” 

 “而今刘征东只督扬、徐、豫三州军事。” 

 “此地乃是交州属地,贵军兵马不当在此。” 

 “另君侯本是天子钦点五官中郎将,兼任吴郡太守。” 

 “为何不在吴郡当值,却领兵来我交州之地!” 

 他的意思自然很明确,咱们先不说别的,就说你出兵交州对不对? 

 秦瑱闻得此言,不由点头一笑,看着薛综道: 

 “汝倒是个能言善辨之人,吾不愿与汝闲扯。” 

 “吾只问汝,勾结外族侵占汉土,该当何罪?” 

 “我军未曾犯境,张津便以山越人谋我军之土,又当何罪?” 

 薛综一听这话,自是一阵皱眉,沉默片刻又道: 

 “府君此言可有凭证?若是空口无凭,实难定罪!” 

 实则他这次出使,只是听张津之令来劝秦瑱退军。 

 但对秦瑱为何进军,却不知道详细状况,如果事情真如秦瑱所说,那理亏的肯定是张津。 

 秦瑱见他这般,便挥手让人拿来了两张布帛递给了薛综: 

 “此物,便是张津勾结彼等之书,除此之外尚有人证。” 

 “若是先生有意,我可唤人证前来与先生一见!” 

 这两封帛书,自是秦瑱伪造的,便连人证现在也没了。 

 但正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现在兵马已经到了交州。 

 撤是不可能撤的,即便伪造,他都要给张津搜罗一堆罪证出来! 

 这样等以后搞定张津之后,便能顺势上报朝廷。 

 薛综看着秦瑱伪造的书信,自然不知真假,只得沉声道: 

 “然则即便使君有罪,也当先呈报有司,待天子降罪之后,朝廷处置。” 

 “无论如何,也轮不到贵军出兵至此问罪!” 

 见他硬着头皮责问,秦瑱便露出一连冷笑道: 

 “我奉征东将军之令,统领诸郡,都督江东之地。” 

 “张津使人害我麾下子民,吾自当率兵责问!” 

 “吾知先生专心治学,不知人心险恶,也不欲加罪。” 

 “只管回去告知众人,吾此番只抓张津一人,余者不怪!” 

 “若再负隅顽抗,休怪我麾下儿郎刀兵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