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关羽动兵,使虎相争

 汝南,平舆城内,却说自当日刘备与曹操互换城池之后,关羽便坐镇平舆。 

 而这平舆与后世平舆也不同,为偏北部平原之中。 

 此地位于滤水上游,地理位置颇为重要。 

 故自关羽抵达此处之后,便开始厉兵秣马,四处讨贼。 

 为了防备西边曹军进犯,他大兴馆舍,置邮亭数十处,多造兵械、广积粮草,兴修城池。 

 麾下又有骆俊、阎象等人辅佐,二人治民,他则治军。 

 三人分工合作,四处讨伐贼寇,编户齐民,招纳贤才。 

 当刘备刘备带着张飞、秦瑱南征北战之际,关羽招纳得郝普、袁霸、袁敏等人。 

 加上秦瑱推荐的傅肜,并原本其部文稷、刘辟、龚都等人,一时文武齐备,颇有实力。 

 虽说在秦瑱的特意安排下,关羽很少出战,可现在的状态对关羽来说却是不错。 

 因为关羽并非普通战将,亦是帅才,适合坐镇一方。 

 只不过之前因为刘备的地盘不大,故而难有发挥之地。 

 而今坐镇汝南,虽然没有大仗可打,可终究坐镇一方,可尽其能。 

 要说有一点不好的话,那就是他麾下兵马整日操练,却无仗可打,麾下诸将颇有怨言。 

 于是关羽为了安抚诸将,便将彼等拉出城外操练。 

 如此,一则可以消耗诸将过剩的精力,二则也可以积累士卒经验。 

 不料这一日他刚待士兵拉练回来,却见骆俊急冲冲的行入府内。 

 别看关羽颇轻士人,但对阎象、骆俊二人都颇为尊重,见得骆俊如此模样,他不由疑惑道: 

 “骆相从何而来,何以这般模样?” 

 骆俊正是行色匆匆,可一见关羽,便是喜道: 

 “吾正欲寻君侯,乃有许县密信传至,言说曹操有意迁都!” 

 “又有一人自称卫将军董承麾下,说受天子密诏诛贼,请君侯率军勤王。” 

 “兹事体大,在下不敢擅专,故来报与君侯!” 

 关羽听得此言,心说自己也没听到曹操和天子闹矛盾啊。 

 怎么突然曹操便要迁都,又有天子密诏诛曹? 

 疑惑之中,他便让骆俊将密信交来一观。 

 这封密信乃是吴硕所书,其上并未详细讲明原因。 

 只言国舅董承受得密诏,招天下英雄诛灭曹贼。 

 关羽见之,丹凤眼顿时一挑,抚须沉吟道: 

 “既有密诏,诏书又在何处?” 

 骆俊直说没有,只有一个使者停留在他们馆舍之中。 

 关羽一听,自是一阵皱眉吩咐道: 

 “既是如此,可将使者唤来一见!” 

 “另此事非同小可,可传严先生一道商议!” 

 骆俊见之,忙又去馆舍将使者招来,那边阎象同时抵达。 

 “不知君侯何事相诏,在下正在处理公务,颇为要紧。” 

 关羽听得此言,并不恼怒,直言道: 

 “因是京中有人前来密报曹贼迁都,天子欲让某率军入京。” 

 “此事未知真假,故让先生前来参详!” 

 阎象一听这话,便是眉头一皱,索性坐到了关羽下首。 

 不一会儿,便见骆俊带着一个文士行入堂内。 

 一番礼毕之后,关羽直接问其详尽,文士连忙回复。 

 听得曹操许田围猎,惊扰天子,关羽便眼睛一睁,沉声道: 

 “曹贼安敢欺君罔上,惜哉某不在朝中,不然必杀之除害!” 

 他正怒骂之间,阎象却起身详细问道: 

 “尊使即来宣召,不知诏书何在,若无诏书,我等如何行事?” 

 使者听闻此问,连忙摇头叫苦道: 

 “先生有所不知,今许县防卫皆为曹操所控。” 

 “便连皇城之中,天子亦不得自由。” 
 “诏书虽在国舅之手,然则此乃密谋,我等岂敢携带?” 

 “莫说带诏书出京,便是小人此次前来,也是借探亲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