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荐才刘晔,屋漏偏逢连夜雨(第2页)

 “军师此何言也?合肥之地尚有八九千余众。”

 “我军只带五千人,如何能胜?”

 秦瑱见此,微微笑道:

 “我军兵分两路,兵力捉襟见肘,若多带兵马,难以稳住城内俘虏。”

 “故五千兵马南下即可!”

 “况且兵不在多,而在于精,五千人足以夺取合肥。”

 “此番南下,关键不在于合肥,而在成德。”

 “成德有一人,若主公能将其请出,可胜数万雄兵!”

 刘备听他说得奇异,不由奇道:

 “不知军师所言何人,竟有此能?”

 而后他便将秦瑱笑容一盛道:

 “不知主公可曾听闻佐世之才刘晔之名?”

 “佐世之才刘晔?”

 刘备听得一愣,再度惊道:

 “此何人也?”

 虽说他不认识刘晔,可听着佐世之才这四个字,便知道此人不简单。

 秦瑱见刘备不知,索性对其道:

 “说起来此人亦是汉室宗亲,乃光武之后......”

 当下他就将刘晔的生平给老刘介绍了一遍。

 要说刘晔,绝对是汉末奇人之一。

 其人年少知名,七岁之时,其母去世,临终前交代刘晔,其家仆秉性极差,让其长大后除去此人。

 结果还没等长大,十三岁时,就直接斩杀了此人。

 杀人之后,坦然对其父请罪,获取了其父原谅。

 汝南许劭此时在扬州避难,一见到刘晔,就知道这小子并非常人,称赞其为佐世之才。

 此后也就如许劭所言,刘晔展现出了非同常人之才。

 其人料事如神,言之必中,可谓一流谋士。

 只可惜在原本历程之中,投效了老曹,因为其汉室宗亲的身份,并未受到重用,最后郁郁而终。

 之前他不给刘备推荐,一是因为这哥们年纪还不大,满打满算也就十九岁。

 二是因为那个时候他们还远在沛国,不一定能让刘晔出山。

 而现在不同了,他们占据淮南之势已成,刘晔作为淮南人,有刘备亲自上门,多半是能成事的!

 因而他们完全可以趁着这次南下的机会拜访刘晔。

 如果能请动刘晔,那不仅老刘又多一个大才辅佐,他个人的工作量也可以大大减少。

 现在徐庶要守家,袁涣又不善于军事,地盘小还能支撑,等以后地盘大了,要分兵就容易出问题。

 所以这个时间去请刘晔出山,绝对是一个最佳的时间点。

 而刘备听得秦瑱之言,也不由啧啧称奇道:

 “是备孤陋寡闻,竟为听过这等英才之名!”

 “如今看来,是当前去相邀!”

 当下,刘备自然不再犹豫,点起兵马就与秦瑱一道南下。

 这一次,他留下了张飞、雷簿、关平以及袁术降将戚寄等人驻守寿春。

 带上了赵云、陈到、夏侯兰等人一路南下行来。

 结果兵马才到半路,就收到了消息,言说孙策彻底弃守九江,带着兵马全部南下。

 

 事情之所以如此,还得从当日孙策兵败说起。

 却说当日孙策兵败之后,自是满心愤恨,但面对刘备和吕布联军,也是无可奈何。

 连撤军数十里,方才收拢残兵。

 但连续收拢了一日,都未曾收拢多少溃兵,又听陈武、宋谦等人战死的消息,孙策心中自然不是滋味。

 见士卒言说周泰逃走不知所踪,便派探子连路搜寻周泰消息。

 一连收寻一日,还未曾见到周泰踪影。

 周瑜见孙策这般,心中也是难受,可现在的局势容不得他们继续停留,于是又劝孙策率兵南下。

 孙策无奈,只得令探子继续收寻周泰踪迹,同时带着残兵旧部南下。

 一路行至浚道城,见得徐逸之后,君臣相对而泣。

 听到孙策败军于北,徐逸自然恼怒,誓要带兵北上击之,可满打满算,他们麾下也就三千多人。

 别说北上击之,就连合肥的都取不了。

 故而孙策只得强行压住了徐逸北上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