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落笔若生花(第2页)

 其余人等跟着海晏公主夫妇去了维那部落。

 唐楚君一路行往维那部落,一路诗作不停。

 她三天两头给明德帝寄稿子寄信,明德帝除了处理政务奏折,便是拜读楚笙先生的诗作。

 美妙,无以伦比。

 唐楚君说,他是第一个读她诗作的人。

 明德帝回复,君非池中物,落笔若生花。

 唐楚君誓要以笔写尽北翼秀美河山。

 明德帝誓与君踏遍万水千山,共赏世间繁华。

 她笑颜如花,以越来越美好的姿态等待花开。

 他正朝她奋力疾行,日夜不休。

 明德帝不止读诗,还改诗。

 改字,改句,然后告诉她,最好的诗作是言之有物。

 从此,楚笙先生写出来的诗便言之有物,不止是单单抒发情绪。

 她写江城,会写江城的桂花,写喷薄着桂花香的茶和酒,以及喝着茶和酒的人。

 她写沧图河,会写两岸的垂柳,写渔民的丰收喜悦。

 她写维那部落,会写部落百姓的草木皆兵,如同惊弓之鸟;也会写在部落首领那里得到的礼遇,以及部落里某些人的阳奉阴违。

 北翼山河在楚笙先生笔下缓缓铺开,或波澜壮阔,或山川秀丽。

 她以笔为舟,泛游于北翼山河之间。时而轻描淡写,勾勒出一幅幅宁静致远的田园风光;时而浓墨重彩,展现江河奔腾、峭壁耸立的壮观景象。

 无论文坛巨匠们承认不承认,楚笙先生都在引导着众人走出自己那一方有限的天地。

 这是明德帝早前就预料到的,楚笙先生必掀起一场文坛风波。

 这是北翼文明的一大进步。

 正如北翼此前迎战列国,掀起了一场各国重新站位洗牌的新格局。

 在今年年初时,各国曾开了一场诸国会盟。北翼国是以陆桑榆为代表的使团前往。

 在会盟上,宛国宣布二皇子失踪,要求各国出动兵力帮忙找人。

 宛国使臣依然傲慢,逼着各国表态,让愿意帮忙找人的国家站起来。

 当时几乎到场的诸国代表都站起来了,无非是找人嘛,找不找得到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