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非要让状元郎娶了她不可

 大姑母!


 这称呼一出来,全场呼吸都是一窒,包括肖长乐在内。


 他也不知道母亲的客人竟然会是夏儿的姑母,这简直太巧了点。


 时婉晴母女和王氏是在一个庙里上香的时候认识的。


 肖长乐中了状元,王氏去上香还愿。


 至于时婉晴母女如何会在庙里巧遇王氏,继而与王氏交好,自然是因为守株待兔啊。


 时婉晴母女自从被时安夏赶出侯府,就一直留在京城。一方面是寻找儿子的下落,另一方面就是为女儿议亲。


 她几乎把进士榜前五十名的身份背景都打探了个遍,最后将目光放在了状元郎身上。


 之所以敢肖想状元郎,是有原因的。


 若说前朝学子家里有人参与舞弊案,定会影响到考试的学子。可明德帝爱才啊,不止不禁止犯案者的儿子继续考试,还钦定其为状元郎。


 是以这届状元郎,对大多数勋贵世家来说,已经不太香了。


 原因之一自然是状元郎家里有人坐牢流放,从家世上就大打折扣。


 原因之二嘛,这状元郎也不知脑子是不是少根筋,他自请调离京城,去了济州任知府。


 天远地远的,谁乐意把女儿嫁给他啊。


 是以状元郎肖长乐就这么凉下来,可把王氏给急坏了。


 王氏还愿的时候,就顺带求了菩萨保佑她儿姻缘顺遂。


 这不就来了嘛?


 时婉晴盯上了肖长乐。自家儿子不争气搞不到一个状元,弄个状元郎女婿回来也是不错的。


 时婉晴本来迟早也要回汇州去,女儿嫁不嫁在京城,真的不重要。


 最重要的一点是,早前发生那事,女儿清白被毁,虽然侯府没传出半点闲话,但终究京城不安全。


 若是去济州,反而好些。


 基于一大堆的算计,时婉晴母女俩在看见王氏出门进庙上香,自是跟着去了。


 时婉晴还有感而发,在菩萨面前差点哭断气,说她儿子顶不住科举压力,竟然离家出走了。


 儿呀,母亲再不逼你了!


 儿呀,你斗试排名第三,多好的成绩啊,怎的那么想不开?


 母亲和母亲之间,最是有共同话题。


 王氏见对方哭得那般情深意切,一问之下,才知邱夫人的儿子也十分优秀,要不是想不开离家出走,恐怕跟自己儿子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