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这是喝了假酒吧?(第2页)

 “只要条件合适,我可以延长承包年限,至少五年起步。”

 周克瑞又不吭声了。

 半晌,他答道:“我


说了不算数,你先等消息吧。”

 挂断了电话,周克瑞赶紧去找肖卫革。

 听到他的叙述,肖卫革脸色微变,接着就点了支烟抽起来。

 其实,降低管理费用,这个没多大问题。

 反正那些如今也算是荒地。

 与其抛荒一分不挣,不如承包出去。

 原先药材场的员工,以及待业的返乡青年,也可以安置一些。

 考虑了一会儿,肖卫革又让周克瑞找人,一起过来商量。

 会议开到中午时分。

 基本上能确定下来。

 在食堂吃过饭后,周克瑞又骑上自行车来到镇子上。

 刚好,周春明正准备沏茶,顺带着歇一会儿。

 两人在茶棚坐下。

 周克瑞说道:“肖书记让我给你带个话,管理费降太多不可能,就按每年每亩三十五块钱。”

 “当然,为了奖励你解决那么多就业岗位。”

 “公社领导班子决定,咱们其他药材场出产的药材,也都通过你的药材站出售。”

 周春明怔了怔。

 他倒是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处。

 估计是肖卫革替他争取来的。

 除了甘泉寨和那垌两个药材场,其他的四个药材场,都是盈利的状态,虽然可能赚得不是很多,至少不会亏。

 如果全部通过他这里销售。

 保守估计,至少会多出一大截利润。

 如果说动那些药材场,也一起大量种植金银花,利润只会更惊人。

 这笔生意做得!

 所以,周春明跟对方,达成了初步的意向。

 大概的操作就是,公社将会任命他为这两个药材场的负责人,名义上还是社队企业,实际上的财权和人事权,归周春明掌控。

 这个期限是五年。

 每年的年末,缴纳一次管理费用。

 如此一来,就能避免不少麻烦。

 集体那边增加了收入,又能替社员谋福利,增加了四十个生产岗位。

 要知道,现在很多地方,都在为安置返城和返乡知青而头疼。

 一次性的解决那么多就业岗位,也算一笔小小的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