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这小农民很难忽悠啊!(第2页)

 两人就这么喝酒吃菜,很有默契的,没有提之前的事情。

 酒过三巡,钱绍武才说道:“春明啊,听说你发了大财,这药材站经营得不错啊!我瞧着都眼红!”

 “别听人家瞎说,挣点辛苦钱而已。”周春明神色淡然。

 “方便透露一下收入吗?”钱绍武又问。

 周春明笑而不语。

 对于这方面,他从来不跟外人讲。

 财不露白,这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

 更何况,这年代大家都还很穷,突然冒出一个超高收入的年轻人,简直太招人嫉妒。

 见到周春明不肯说,钱绍武也没纠结,立即转移话题:“是这样的,我在城里待业了一阵子,觉得进厂没意思。”

 “哪怕当了干部,一个月也挣不了多少钱。”

 “而且受的束缚很多,时刻都被人盯着。”

 “我就琢磨着,是不是学你做生意,也弄个万元户当一当。”

 周春明微微一怔。

 没想到,钱公子居然说出这种话来。

 且不管,这是不是他的真实想法。

 以钱绍武的背景,想下海挣钱,确实非常容易。

 在棉纺厂低价拿货,然后倒手转卖,光是吃差价就赚麻了。

 只要做得足够隐秘,上下都打点好,又有老妈绍小娥罩着,想不发财都难。

 “那你就试一试呗。”周春明说道。

 在记忆之中,周春明只知道,前世的钱绍武进了棉纺厂的分厂,还凭着关系混了个管理岗位,因为被举报玩弄青年女工,在严打时吃了花生米。

 并不知道,这位到底做没做生意。

 虽然周春明计划跟李岚一起开布店,但是因为目前以收购药材,特别是收购桂圆肉为主,所以暂时得延后。

 虽然开布店赚得很多。

 但是,短期内没办法跟收购桂圆肉相比。

 所以,他并没有求助于钱绍武的想法。

 钱绍武见状,又继续说道:“咱们省城棉纺厂实力雄厚,在册的职工接近三千人,主营棉布、棉纱、麻棉混纺纱、纺织面料和麻面料这些产品,最近更是出口创汇,卖到了樱花国、棒槌国还有东南亚。”

 “这些产品质量过硬,在全省也是有口碑的。”

 “我的计划是,跟春明你合作开布店。”


 “进货渠道这方面,由我来解决,你负责出资和销售,咱们五五分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