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一定要让大家看到我们的努力和价值(第2页)

 “孙连城,你到底还藏着多少秘密?” 侯亮平喃喃自语,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他一方面为科研所取得的技术突破感到欣慰,毕竟这对国家科技发展是好事;另一方面,他的职业本能又让他对那些尚未明晰的疑点耿耿于怀,无法彻底放下对孙连城的怀疑。

 科研所内,欢呼过后,孙连城迅速召集科研团队开会。会议室里,气氛热烈而庄重,科研人员们脸上还带着未褪去的兴奋红晕,但也都清楚地知道,接下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孙连城站在会议桌前,目光扫过每一位成员,声音坚定有力:“同志们,今天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大家千万不能骄傲自满,接下来,我们要趁热打铁,对这次突破进行深入分析,优化后续的研发方案,争取早日让钢铁战甲达到实用化水平。” 他的眼神中透着鼓舞人心的力量,让在座的每一位科研人员都充满斗志。

 科研人员们纷纷点头,开始各抒己见,讨论声此起彼伏。一位资深研究员提出:“孙所长,这次突破主要集中在能量传输稳定性方面,但我认为,我们还需要在战甲的轻量化设计和智能操控系统上加大研发力度,这样才能真正满足未来实战和民用的需求。”

 孙连城微微点头,赞许道:“张工说得很对,这几个方面确实是我们下一步的重点攻关方向。大家分工协作,务必全力以赴。” 他一边说着,一边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要点,心中已然勾勒出下一步的研发蓝图。

 会议结束后,科研人员们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实验室里再次忙碌起来,仪器的嗡嗡声、键盘的敲击声、科研人员的交流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激昂的科研奋进曲。

 然而,外界的压力并未因科研所的内部突破而减轻分毫。网络上,关于科研所的舆论依旧沸沸扬扬,虽然有部分理性的网友开始为科研所发声,认可他们的科研努力,但仍有一些人抓住之前的疑点不放,质疑声、猜测声不绝于耳。

 与此同时,侯亮平的调查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他再次约谈了与境外机构有邮件往来的科研人员,试图从他们口中撬出更多关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