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场由媒体引发的风波正在悄悄酝酿

科研所的会议室里,灯光柔和而明亮,映照在光洁的会议桌上。

 邓子明等教授和科研所的团队围坐在一起,准备开启这次意义非凡的合作讨论。

 邓子明教授率先发言,他的声音沉稳而充满智慧:“我们很高兴能参与到科研所的项目中来。在我们的领域,有一些前沿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或许能给这些项目带来新的启发。”

 说着,他打开自己带来的资料,里面详细记录着各种数据和案例,都是他多年科研生涯的心血结晶。

 其他教授也纷纷点头,开始分享自己的见解。

 王天来教授指着资料上的一个图表说:“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我们在材料选择上采用新的思路,可能会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率。”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对于新的科研挑战充满了热情。

 吕守信教授则从另一个方向提出建议:“在实验设计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医疗科研项目中的精准控制方法,这样能让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

 他的话语让科研所的科研人员们陷入沉思,他们意识到这些外来的思路可能会打破他们现有的思维局限。

 孙连城专注地听着教授们的发言,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他深知这些教授带来的知识和经验是无价之宝,对于科研所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他心中充满了感激,同时也对未来的合作充满了期待。

 在讨论过程中,话题偶尔会朝着单晶硅光伏太阳能板的方向偏移。

 每当这时,孙连城总能巧妙地将话题引回到当前的合作项目上。

 他笑着对教授们说:“我们先把眼前的这些项目做好,一步一个脚印。每个项目都有它独特的价值和挑战,我们先集中精力解决这些问题。”

 教授们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心中对孙连城的这种回避更加好奇。

 邓子明教授心想:“孙连城对那个项目守得可真紧,这越发让我觉得它不简单。”

 他看了看其他教授,从他们的眼神中也能看出同样的疑惑。

 随着讨论的深入,科研所的科研人员和教授们开始碰撞出更多思维的火花。

 一个年轻的科研人员提出了一个在实践中遇到的难题,是关于某个项目的能量传输稳定性问题。

 教授们立刻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各种方案和想法纷至沓来。

 在大家热烈讨论的时候,孙连城悄悄观察着每一个人。

 他看到科研人员们积极吸收教授们的建议,看到教授们对科研项目的热情投入,他知道这次合作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同时,他也在庆幸自己成功地避免了核心项目信息的泄露,至少目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