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来晚的芒果火龙果

第519章 搬兵工厂(上)(第2页)

 

“他们是拿火车车头的大轴挖空了造出来的。”

 

“车轴?”

 

“这玩意能用?”

 

不怪大家不相信,毕竟解决炮管的问题就这么简单,真的假的?

 

“不信你们可以问问唐亮,这事他也有份一块造的。”

 

“咦,这小子怎么连着都掺和了一脚?”

 

既然唐亮也有份参与,那么这事多半就假不了了,一时间与会人员心情大好。

 
 毕竟三条腿的蛤蟆难找,火车大轴可不遍地都是么?八路军破坏铁路的时候也没少打坏火车头,只是大家觉得这火车头大轴这玩意不好拆,一般没人对这东西下手罢了。

 

至于火炮其他部件,性能要求跟炮管压根不是一个级别的,各个根据地就是“纯手工打造”也能手搓出来。

 

如此一来,造炮就这么简单?!

 

“像德国反坦克炮那种高膛压的火炮他们还没试过,不过据说就是造出来炮管寿命也很低。”

 

换句话说,也不是啥炮都能造的。

 

“山炮和榴弹炮能不能造?如果能造这两种炮,那也够用了。”

 

太原会战失败那会,晋绥军在逃跑之余没人管炮兵部队的死活,炮兵部队为了不给鬼子抢到火炮,直接就把炮推进河里了。

 

事后129师副师长得知此事,组织不少人去河里捞炮,捞出来的火炮有9门是山炮,其余2门则是野战炮,八路军试了一下后,决定把那9门重量较轻的仿鬼子41式山炮留下,重量较重的2门仿瑞士苏罗通88毫米野战炮送还给晋绥军。

 

——原因就是野战炮的重量太大,重达1吨多,行军全重更是近2吨;八路军没有足够庞大的常备挽马和大骡子,根本没法长距离拉动这玩意。

 

因此对八路军而言,实际上能考虑装备的只有山炮和榴弹炮。

 

虽然唐亮此前在晋绥根据地搞出来几门“三蹦子自行火炮”,也能拉得动75毫米级别的野战炮,但是这玩意高度依赖缴获的鬼子摩托车,数量和供应都很不稳定,完全随缘。

 

“按鲁中根据地发回的电报,他们在唐亮协助下修复的【百禄47毫米步兵炮\/反坦克炮】性能很不错,大家可以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