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来晚的芒果火龙果
第369章 对付飞机的法门(下)(第2页)
“在1953年7月,半岛上的战斗行动结束时,共产党军队的后勤处于战争期间的最佳状态,他们手中的武器和弹药供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而且华夏士兵每天摄取的卡路里几乎与美国人一样多,尽管前者的食物种类不像后者那么繁多。显然,在这种区域性的有限战争中,要提高对交通线路的攻击效率,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对唐亮而言,有这么好的作业不抄实在太对不起根据地军民了。
再者说了,鬼子如今那纸皮一般薄的飞机跟美国朝鲜战争的喷气式飞机有可比性么?落后一代?呸,起码三代起。
更别说鬼子的飞机以“薄皮大馅”着称,二战美苏战斗机装20-30毫米机炮都觉得火力不太足,而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12.7毫米(.50口径)机枪对付鬼子飞机可是绰绰有余的。
“我们就这么伏击鬼子,听我的准没错!”
“年初我们就在保定试过一次,非常成功,那可是一口气打下来4架鬼子飞机呢。”
事实上当时由于对空射击仓促,没有得到过对空射击训练的第一军分区部队和第三军分区部队对空射击消耗的子弹过多,可是让杨支队长他们觉得那场伏击战亏了呢。
这事其实邱政委也知道,但是此刻是鼓舞士气的时候,也不便揭唐亮老底,而且再者说了,保定那场伏击战,击落一架飞机花了不到2000发子弹,真就亏了么?
既然邱政委不揭唐亮老底,唐亮便将会议室里的粗茶碗摞了起来,手里抓着一只玉米棒子缓缓往前一推,继续唾沫横飞:
“你们就把这玉米棒子当成鬼子飞机,这茶碗就是山头。”
“不管是腰带山还是鲁家峪,还是冀东别的根据地,都是山区根据地,纵横起伏的山势会让鬼子飞机要准确对我们山沟里的‘狼诱子’进行攻击,只能降低高度,我们在制高点设置机枪阵地,说不定能比他们降低高度后的飞机高度还高,我们是高打底,大家有没有信心?”